('
静姝专注地听着张廷玉的分析,手中那份被他力荐的答卷,纸张泛着温润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考生的努力与才华。
\n
\n
待张廷玉话音稍落,静姝指尖轻轻摩挲卷面,看到那个名字:王招娣。
\n
\n
“确实不错,知百姓疾苦日后才能当一个好官。心怀苍生,才是为官者应有的胸怀。”静姝颔首说道。
\n
\n
隆科多上前一步,双手抱拳,身姿笔挺,犹如苍松屹立,声如洪钟般说道:“皇上,臣以为这位叫王显功的学子才是有状元之才。他这份关于吏治的答卷,不仅将当下官场积弊揭露得淋漓尽致,所提整治之法更是切中要害。从官员选拔、考核监督到惩处机制,无一不是着眼于长远,极具可操作性,实乃不可多得的治国良策,状元之位非他莫属。”言罢,他微微昂首,眼中透着自信与坚持。
\n
\n
一时间,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皆认为这状元之位非王显功不可。
\n
\n
静姝心中十分明白,若是王招娣身为男子,定不会出现这一边倒的情况。
\n
\n
但此刻,她的心中更多的是欣慰,这样的结果已经远远超出了她的预料,女学学生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已然是一场了不起的胜利。
\n
\n
于是,静姝迅速做出裁决,声音沉稳而坚定,传遍整个大殿:“王显功才华横溢,对吏治见解深刻,朕意将其点为状元,授翰林院修撰。王招娣心怀百姓,才学出众,赐为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孙文涛文章行云流水,策论颇有见地,可列为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n
\n
众人听闻,纷纷“唰”地跪地,整齐高呼:“皇上圣明!”
\n
\n
王显功、王招娣和孙文涛三人更是激动得眼眶泛红,他们俯身叩首,额头紧紧贴在冰凉的地砖上,心中满是对皇上知遇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