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暮色渐深,杭州西湖畔的薄雾如纱轻笼,湖面波光粼粼,映衬着远处雷峰塔的剪影,宛如一幅灵动的南宋画卷。
灵气潮汐的滋养让西湖周围的草木异常繁茂,垂柳轻拂,枝叶散发微光,湖边的古石径上青苔莹莹,透出静谧与神秘。
董文翊团队抵达一处虚构的临安文会遗址,位于西湖边的一座古亭遗址,亭柱上刻满南宋文人的诗词残句,石桌石凳风化严重,却散发浓厚的文脉气息。
抗金营地战书的线索指向此处,团队准备模拟南宋文人聚会,感悟文脉精神,进一步增强文脉之力。
董文翊手握清魂玉佩,目光扫过古亭,低声道:“战书提到‘文会聚忠’,临安文会是南宋文人精神的象征。我们需通过模拟文会,感悟忠义与豪情,延续文脉。但灵气潮汐引发的妖兽威胁不小,大家保持警惕。”
林瑶翻开虚构的《南宋文会录》抄本,结合龙狼慧眼细读亭柱上的诗词残句,低声道:“《南宋文会录》记载,临安文会是文人聚会的高峰,辛弃疾、陆游等曾在此赋诗抒怀,抒发抗金志向。亭柱上的诗句可能藏有文脉线索,我们需诵读诗词,唤醒灵气共鸣。”
马铁山拍了拍腰间的短刀,咧嘴笑道:“诵诗我可不在行!不过这地方看着挺雅致,空气里还有股花香,跟打仗的营地完全不一样!要是有妖兽捣乱,我一刀劈了它!”
陈墨然站在古亭旁,手指轻捏禅宗手印,净魂领域如金光扩散,净化遗址周围的躁动灵气。他轻声道:“文会是文脉的精髓,承载南宋士大夫的信念。此地的灵气虽清净,但怨气与妖兽威胁并存,我们需以清净之心感悟,灵气共鸣才能成功。”
林瑶走近古亭中央,摊开《南宋文会录》,选定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她低声道:“这首词缅怀历史,抒发忠义与感慨,适合唤醒文脉的抗金精神。陈墨然和我领诵,董大哥和马大哥守护四周,防止妖兽或怨灵干扰。诵读时用心感悟,灵气会指引我们找到文脉的精髓。”她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抄本在灵气波动中散发淡淡的光芒,映照出她的儒雅气质。
董文翊点头,抽出双刀,与马铁山分守古亭两侧。他沉声道:“文会是文脉的关键,灵气共鸣可能引来妖兽。马铁山,注意你的狼神追踪,有异动立刻示警。我的狼神感知会覆盖全场,随时应对。”他的双刀在暮光下寒光闪烁,狼魂战影的虚影隐隐浮现,透出野性与警惕,宛如一头守护领地的孤狼。
陈墨然盘膝坐下,手结禅宗手印,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