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藏在浑天仪的量子计算结果里。当明军的超导火炮在京城外炸响时,沈砚之望着旋转的浑天仪,铜环间的量子隧穿电流,宛如这个王朝最后的回光。
银币上的星陨密码
崇祯十年,澳门议事亭的地窖里,范德维特用镊子夹起一枚磨损的银币,烛光在币面蚀刻的郁金香纹路上流转。当他将银币置于特制的汞合金凹槽,金属表面突然浮现出细密的蓝光网格,宛如星图在银质天穹上苏醒。
"大人,这是第三批来自巴达维亚的货物。"助手递来檀木匣,十二枚银币在丝绒衬垫上泛着冷光。范德维特拿起放大镜,每枚银币边缘都刻着微小的符号,那是氧化钌纳米电路激活的密钥——这种来自东印度群岛的神秘金属,相传是荷兰船队在巽他海峡打捞的陨石碎片炼制而成。
在阿姆斯特丹的秘密工坊里,铸币匠人们戴着金丝护目镜,将泛着靛蓝色的氧化钌粉末混入银锭。当高温熔炉开启,不可思议的变化发生了:液态金属中浮现出肉眼不可见的纳米级电路,如同有生命般自行编织成网络。这些嵌入银币的量子监测节点,能通过地磁场波动传递信息,构建起覆盖整个东亚海域的隐形通讯系统。
沈砚之第一次见到这种银币,是在工部查获的走私货物中。当他用磁石靠近银币,表面突然显现出类似浑天仪星图的纹路。更惊人的是,将银币置于汞池中,水面竟浮现出三百里外天津卫港口的实时景象——氧化钌纳米电路在量子纠缠效应下,将空间信息投射成全息影像。
"这些红毛番掌握着星陨之力。"沈砚之在密奏中写道。他不知道的是,荷兰东印度公司早已在巴达维亚建立起秘密实验室,科学家们日夜研究着陨石中提取的氧化钌。这种神奇的材料不仅能形成量子电路,更蕴含着超越时代的能量转换技术——当银币组成特定阵列,竟能扭曲局部空间的电磁力场。
崇祯十三年,李自成的军队逼近黄河。范德维特在天津卫的据点里,将一百枚银币嵌入青铜炮台基座。随着氧化钌纳米电路激活,炮台发射的炮弹在空中划出诡异的弧线,突破了常规弹道的轨迹。沈砚之通过浑天仪的量子计算发现了异常,却在追踪信号源时,意外触碰到了银币网络的防御机制。
在一次激烈的交锋中,沈砚之缴获了一枚关键银币。当他将其置于工部改良的浑天仪旁,惊人的画面出现了:银币上的纳米电路与浑天仪的青铜量子比特产生共振,投射出一幅星图——图中标记的坐标,正是传闻中郑和船队失踪的海域。那一刻,他终于明白,这些看似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