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里,秦宇博士正为一组量子纠错码的能量需求头疼不已。激活这11组纠错码,竟然需要精确的11kJ能量,这个数字毫无规律可循,让整个团队陷入僵局。
一次偶然的学术交流,苏瑶和秦宇相遇了。当苏瑶提到账本中的隆庆通宝时,秦宇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11万枚隆庆通宝?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他迅速在黑板上写下静电势能公式E=\\frac{1}{2}CV^2,并解释道,如果将这些铜钱看作一个电容系统,那么在特定条件下,它们所蕴含的静电势能,有可能恰好是11kJ。
两人决定联手揭开这个谜团。他们查阅了大量资料,终于在一本古籍中找到线索——明代的西库,曾经采用过一种特殊的布局,将铜钱排列成复杂的阵列,利用静电感应储存能量。而这种能量的释放,与量子纠错码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微妙的联系。
为了验证这个猜想,他们来到了西安的一处明代遗址,据说这里曾是西库的旧址。在考古队的协助下,他们在地下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青铜容器,里面密密麻麻地排列着隆庆通宝。经过一番努力,苏瑶和秦宇成功测量出这些铜钱的电容和电压,代入公式后,结果令人震惊——静电势能E=\\frac{1}{2}CV^2=11.0kJ,与量子纠错码所需的能量精确匹配!
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们发现这些铜钱不仅是能量的载体,更是信息的存储介质。通过特殊的编码方式,11万枚隆庆通宝记录了明代的经济机密,而量子纠错码,正是解锁这些信息的关键。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破解全部密码时,一群神秘人突然出现,企图抢夺研究成果。在一场惊心动魄的追逐中,苏瑶和秦宇凭借着智慧和勇气,成功摆脱了追捕,将这个跨越时空的秘密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当真相大白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惊叹于古人的智慧,原来在几百年前,他们就已经巧妙地利用能量守恒和量子原理,守护着国家的机密 。
4. 科学限制与突破
墨痕诡秘
嘉靖三十七年,工部员外郎陆沉舟盯着案头的墨锭,瞳孔骤然收缩。新制的铅芯笔尖泛着异样的金属光泽,在烛光下流转的纹路竟比发丝还细三分。他将墨锭举到火上烘烤,蓝紫色的火焰瞬间窜起——这根本不是寻常墨料该有的反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
"大人,钦天监传来急报!"书吏撞开房门,手中的密函被汗水浸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