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验证这个大胆的猜想,他们来到票号的地下金库。在尘封的账本中,沈雪发现了一本特殊的密账。上面记录着看似杂乱无章的汉字组合,但仔细分析后,这些组合竟然符合量子纠错码的规则。每当出现可能导致信息错误的干扰时,通过特定的"校验字"组合,就能纠正错误,确保汇票信息的准确。
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们还原了晋商使用"天元密码"的完整过程。票号掌柜们将交易信息转化为量子态,通过11字暗语的排列组合,构建出具有纠错能力的量子编码。当汇票在各地分号流转时,接收方只需按照特定规则校验暗语组合,就能检测并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保证交易安全。
更令人惊叹的是,他们在票号的建筑结构中也发现了玄机。日升昌的梁柱布局、砖瓦排列,甚至门窗的雕花图案,都暗含着量子比特阵列的几何结构。这些看似普通的建筑元素,实际上是为了营造稳定的量子环境,减少外界干扰对量子态的影响。
然而,这个重大发现也引来了不速之客。某跨国金融集团听闻后,企图窃取研究成果,将古老的量子纠错技术用于现代金融领域。林远和沈雪遭到跟踪监视,研究资料也险些被盗。
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历史遗产,他们决定将研究成果公之于众。在一场国际学术会议上,林远展示了晋商"天元密码"与量子表面码的关联,震惊了整个学术界。沈雪则详细解读了票号账本中的量子编码规则,揭开了古代商业智慧的神秘面纱。
如今,日升昌票号旧址专门开设了"量子密码"展厅。游客们在这里不仅能了解晋商的辉煌历史,更能惊叹于古人在量子信息领域的超前智慧。而林远和沈雪的研究,也为现代量子计算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古老的"天元密码"在新时代焕发了新的生机。
海渊密锁
2025年,福建东山岛海域,"探索者号"科考船的甲板在暴雨中震颤。考古学家叶昭握紧平板电脑,屏幕上的声呐图像让她呼吸停滞——海底30米处,一艘明代沉船的轮廓逐渐清晰,船骸缝隙间闪烁着不属于那个时代的金属冷光。
"发现异常合金结构!"技术员的惊呼穿透雨声。机械臂缓缓吊起的青铜齿轮组表面,暗银色纹路在探照灯下流转,经光谱分析竟含有铌钛合金成分。叶昭的目光突然被齿轮边缘的细密条纹吸引,用激光干涉仪测量后,条纹相位差\\Delta\\phi=11\\pi/6的数值赫然显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