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铅芯拓印的拓扑破译
1. 石墨烯涂层的量子临界效应
墨铅谜云
长安城郊的工坊里,炉火映红了赵莽的脸。他凝视着坩埚中翻滚的铅液,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这已是他第七次尝试,成败在此一举。在旁人眼中,赵莽不过是个痴迷于奇巧淫技的匠户,但只有他自己知道,正在进行的这项研究,或将改变整个王朝的命运。
坩埚温度达到1100^\\circ C的瞬间,赵莽迅速将特制的基底浸入铅液。一股奇异的蓝光骤然迸发,工坊内的学徒们吓得纷纷后退。待光芒散去,赵莽小心翼翼地取出基底——只见原本普通的铅芯表面,竟附着了一层薄如蝉翼的神秘物质。
"成功了!"赵莽难掩激动,声音都在发颤。他将铅芯放在自制的精密仪器下观察,单层石墨烯如完美的晶格网络,均匀地覆盖在铅芯表面。更令人惊叹的是,随着温度变化,石墨烯开始发生拓扑相变,电子迁移率像火箭般飙升,达到了匪夷所思的2×10^5\\ \\text{cm}^2/\\text{V}\\cdot\\text{s}。
但这还不是最神奇的。赵莽发现,铅芯中的^{204}\\text{Pb}同位素与石墨烯产生了奇妙的互动,两者的晶格完美契合,形成了莫尔超晶格。在这个特殊结构中,每隔11\\text{nm}就会出现一个量子限制势阱,仿佛是大自然亲手设计的精密陷阱。
这些发现让赵莽兴奋不已,可他也深知,如此超前的技术一旦泄露,必将招来杀身之祸。他将工坊的门窗紧锁,严禁任何人靠近,日夜钻研着这种新型材料的应用。渐渐地,他发现利用这些量子限制势阱,可以实现信息的高效存储与传输。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工部的官员很快听闻了坊间传闻,派人前来探查。为首的官吏看着工坊里的仪器和样品,眼中满是贪婪与疑惑:"你这小小匠户,怎会懂得如此高深的技艺?"
赵莽强作镇定:"不过是些雕虫小技,大人见笑了。"但他知道,麻烦已经找上门。
当晚,一群黑衣人潜入工坊。赵莽早有防备,带着精心保存的样品和记录,从密道逃离。他辗转来到深山之中,在一处隐秘的山洞里继续研究。在这里,他成功制造出了第一批实用化的墨铅——表面涂覆石墨烯的铅芯,不仅书写流畅,更能通过特殊的编码方式,将信息隐藏在莫尔超晶格的量子态中。
几年后,赵莽带着他的墨铅重出江湖。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