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沈砚之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东躲西藏,终于摆脱了追兵。
回到京城后,沈砚之立刻将调查结果上报。朝廷震惊,立即下令彻查。在铁证面前,涉案官员和奸商终于伏法。而沈砚之也因为此次事件,对《铸钱则例》中的古老智慧有了更深的理解——那些看似神秘的旋纹隐记,不仅是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更是维护货币秩序的重要手段。
这场风波过后,工部重新修订了《铸钱则例》,对钱模的拓扑结构和旋纹隐记进行了更严格的规范。而沈砚之也因此事声名远扬,成为了工部最年轻的主事。每当他看到铜钱上的旋纹,都会想起那段惊心动魄的经历,以及古人在铸币工艺中所蕴含的无穷智慧。
3. 原子力显微镜的时空穿越疑点
时空刻痕
万历二十六年,工部员外郎徐明远捧着刚出土的青铜钱范,指尖在冰凉的纹路间反复摩挲。月光透过文渊阁的雕花窗棂,照亮范模边缘细密如发丝的刻痕——那些比发丝还细百倍的线条,竟呈现出完美的螺旋轨迹,绝非寻常刻刀所能完成。
"大人,钦天监来人说,这钱范上的刻痕有蹊跷。"书吏的声音惊破寂静。徐明远这才注意到,刻痕表面泛着诡异的幽蓝光泽,在烛光下流转如星河。
三日后,钦天监观星台。白发苍苍的监正将显微镜推到徐明远面前:"徐大人请看,这刻痕边缘的微观结构..."画面中,原本平滑的刻痕边缘竟布满纳米级的凸起,每个凸起都呈规则的六边形,如同蜂巢般精密排列。"我们用新制的测微仪测算,这些刻痕的曲率半径,竟达到了3纳米。"
徐明远猛地站起,撞翻了案上的茶盏。3纳米!这等精度莫说是大明,就算是传闻中巧夺天工的墨家机关术也难以企及。更诡异的是,这些刻痕的材质检测结果显示,表面竟覆盖着一层特殊的碳质涂层,其致密程度远超寻常石墨。
"徐大人,您再看这个。"监正递来一卷泛黄的《天工开物》残页,"宋应星曾记载,工部秘库藏有\'玄铁刻针\',能在金石上刻出\'细若游丝,千年不蚀\'的纹路。但据考证,那不过是匠人夸大之词。"
深夜,徐明远带着刻痕样本潜入工部密室。当他将样本放在火上炙烤时,惊人的一幕出现了:碳质涂层在高温下竟散发出奇异的萤蓝色火焰,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焦糊味——这根本不是寻常碳材料该有的反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