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宰荡问:“只要我们选择了妄心,便不再具有自由意志了吗?”
\n
\n
庄周回答:“是的,在妄心的奴役下,我们所有的想法和行动其实都不属于自己的想法和行动,而是妄心的想法和行动。有个故事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魏国的名将庞涓和孙膑本是同门师兄弟。庞涓深知孙膑的才华高于自己,担心孙膑加入他国,成为自己的对手,于是,便将孙膑招揽来了魏国。孙膑到了魏国后,庞涓又担心他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让本来想重用孙膑的魏王只封孙膑做了个客卿,使孙膑成为有名无实的傀儡。即便如此,庞涓依然放心不下,他还是担心孙膑会抢了他的地位,于是设计陷害孙膑。他安排手下冒充使者给孙膑送信,诱使孙膑回信后,又模仿其字迹并篡改信中的内容,伪造成孙膑通敌卖国的证据交给魏王。魏王看了信后勃然大怒,要将孙膑斩首。庞涓本来是想杀了孙膑的,但他却意外得知自己的师傅鬼谷子将《孙子兵法》传给了孙膑。为了得到《孙子兵法》,便假意在魏王面前帮孙膑求情,只是让魏王施以膑刑,挖去孙膑的膝盖骨。后来,孙膑为庞涓默写了《孙子兵法》,却被人告知庞涓的阴谋。知道真相后的孙膑万念俱灭,他实在没想到自己的同门师兄会如此残忍。孙膑知道庞涓不会轻易放过他,为了躲过庞涓的迫害,只好装疯卖傻。后来,孙膑逃到了齐国,得到齐王的重用。孙膑为了复仇,率领齐军与庞涓交战,庞涓屡次交战皆不敌孙膑,最终死于马陵之战。”
\n
\n
听了这个故事,太宰荡若有所悟,“我明白了,庞涓就是被妄心奴役的最佳例证。庞涓看似有自由意志,能够自由地做决定,实则他的一切想法和行动都来自于妄心,并非出自他的真心。即便孙膑是他的同门师兄弟,但在妄心的奴役下,他也会为了利益陷害孙膑。庞涓并非不知道仁义,但在他的妄心看来,利益高于仁义,所以庞涓才会不择手段地做出那么多伤害孙膑的事情。庞涓和孙膑的故事其实就是天下的一个缩影,世上又有多少人不是庞涓呢?只不过程度上有些许差别罢了,终究都不过是妄心的奴隶。当今天下,战乱四起,民不聊生。那些为了土地和霸权争斗不休的诸侯其实就是庞涓了。妄心所注重的唯有利益二字,即便我们不断地畅谈仁义,但只要有妄心在,仁义终究也不过是空谈。”
\n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