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在赵政的冷漠与柱国公的悲切之间,朝堂的气氛愈发沉重,柱国公的话如同一记重锤,砸在了大明王朝那已经摇摇欲坠的基石上,他的泪水与绝望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令人痛心的画面。
\n
\n
赵政依旧坐在龙椅上,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不屑与冷漠,他仿佛没有看到柱国公那深邃的眼神中流露出的对大明未来的忧虑,也没有听到那些关于奸臣当道、百姓疾苦的声声控诉。
\n
\n
他的心中只有自己的享乐和权力,对于大明的安危和百姓的疾苦,他已经麻木不仁。
\n
\n
“陛下,您可知这朝堂之上,有多少忠良之臣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甚至赐死?”
\n
\n
柱国公再次抬起头,直视着赵政的眼睛,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悲愤与无奈,“您可知这天下百姓,因您的奢侈无度、不理朝政而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n
\n
赵政微微皱眉,他的心中似乎有了一丝波动,但他很快便平复了情绪,冷冷地说道:“国舅,你是朕的亲人,朕不会杀你,但你也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不要再妄议朝政了。”
\n
\n
柱国公闻言,心中一阵悲凉。
\n
\n
他知道自己已经无力回天,但他仍然不愿意放弃。
\n
\n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陛下,臣知道您听不进臣的忠言逆耳。但臣还是要说,大明已经岌岌可危了。如果陛下再不醒悟,恐怕大明王朝将会面临灭顶之灾。”
\n
\n
赵政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他的心中涌起了一股莫名的烦躁。他挥手示意旁边的侍卫:“送国舅回府吧。”
\n
\n
侍卫们应声而上,搀扶起柱国公。
\n
\n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