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返乡之路。这一批人皆是松安府一带的农人,距东宁府远得有限,皆是惧怕时疫才跟着流民一道走,此类人先走既可以减少东宁府城外的人数,也可以让远乡流民多些准备时间,对地方府县的安定也会很有帮助,可谓一举三得。
午正时分又走了一批,家乡皆是西南五百里外的荣县,千余人,分来自县内各村落。
午后,善缘大会继续,不过正赛是没得比了,皆是各项助兴赛,及府城大户新送来的各种活计,多是收割稻田。九月基本上是晴了一整月,东宁府无论大户还是小家都有些担心雨水会移到十月来,都想趁着大会上流民青壮还有很多的时候尽快将稻田收割、打晒、收囤。
千衣蝶来者不拒,将留下的流民分作三大组,远处的活计交由管事带着青壮组去接活,近处的交给老农组与农女组,孩子们单独编作少组,专为各组打下手。及至东宁府府城及诸县稻田收割大半时,流民们差不多也走了八九成,余下人中颇有一些是在大会中得了大财的,不想空着手回乡,寻思着做回小商客,就是不知府城门道。
流民推出三人前去大会管事棚询问。大会管事不敢擅自做主,派人知会了千衣蝶与赵白玉。
千衣蝶对此是求之不得,本着肥水不流外水田的“至理明言”,就着赵家、马家与诸多大会赞助者经营的产业为流民们提供感兴趣的货品,并多让两分利,尤其是百木聚的各色木戏,要多少都有。
百木聚货源变得如此充裕,是这大半月来天天都有雇请流民工匠与壮男壮女进作坊做活,人多力量大,不仅提前完成了多到惊人的积聚订单,热销木器上皆也有了相当的库存,可工钱、本钱上并没有增加多少,相反,以同等活计的人工花费来算,着实省了很多。
十月初七,大雨突袭而至,换了以往,东宁府百姓必是要心急如焚,如今尽皆安闲。
今秋钱粮安然无忧,方府尊更是安心,吩咐衙差将金氏父女叫到衙后,闲听说书。
一连五天,大雨方收。
十月十三日清晨,千衣蝶、贾百合与赵白玉坐着马车来到下河镇码头,花蕊花正花强三个随行服侍。
崔红衣正在岸边等着,见人来用力挥手。
千衣蝶笑嗔:“红衣姐,你这是急赶着去会情郎么?要不是小何知会,真是你跑出百里外我都也不知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
赵白玉道:“是啊,府城还有不少大户想请玉人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