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第一轮主炮齐射的余波尚未散去时,人类复仇远征军第一舰队的指挥中枢迅速下达了规避指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
下方的护卫舰群率先行动,引擎喷射出炽热的尾焰,推动舰体进入螺旋下沉的轨迹,以降低星舰的高度来规避直射的光束。
与此同时,后方的战舰并未盲目跟随下沉,而是启动了雁阵分割的战术程序,舰队阵型如同一张被拉开的弓弦,原本密集排列的舰群迅速分散,化作一条条流动的星光长链。
整个第一舰队的队形从锐利的箭头形逐渐过渡为柔和的弯月形。
这种阵型的转变不仅让舰队覆盖了更广阔的宇宙空间,还显着降低了单艘星舰被命中的可能性。这一战术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源自第一次地球保卫战中人类用无数牺牲换来的宝贵经验。
那些位于舰队前沿、无法通过机动完全规避的星舰则迅速调整了自身姿态。它们以精确的计算将舰体侧倾,使得舰体表面与K-普洛斯帝国舰队光束的射击方向形成一个微妙的角度。
斜向护盾折射战术。
这同样源自第一次地球保卫战的经验,同时充分利用了从K-帝国星舰上获取的护盾技术的折射功能,试图将来袭光束的能量偏转到无害的方向。
然而,这种折射的防护能力并非无限。
一部分鸾鸟级护卫舰的护盾在承受了连续的高能冲击后,能量逐渐耗尽,护盾的光芒骤然暗淡,随即彻底消失,宣告了防护的失效。庆幸的是,折射后的光束能量已经被大幅削弱,击中舰体时并未能直接贯穿装甲。
舰体表面虽然出现了烧灼的痕迹,局部区域甚至冒出了火花,但关键的内部结构依然保持完整。
同时,这些破损的部位并未引发致命的连锁反应,没有发生殉爆的星舰得以继续维持战斗能力,舰内的乘员迅速投入到紧急修复工作中,试图在战斗间隙恢复护盾的运作。
K-普洛斯帝国舰队的这一轮齐射虽然声势浩大,但实际战果却远未达到他们的预期。
第一舰队在规避与防御的同时,悄然完成了第二轮主炮的充能。
得益于雁阵-弯月阵型的灵活性,这一次的齐射不再局限于正面方向,而是从多个角度同时发起,向K-普洛斯帝国舰队笼罩而去。
这同样是吸取了地球保卫战的惨痛教训,摒弃了分散火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