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金碧辉煌的皇宫深处,宋徽宗正襟危坐于龙椅之上,周遭的烛火摇曳,映照出他面容上微妙的情绪波动。东郭太寻,这位朝中的智囊,正以低沉而充满磁性的声音,细细织就一幅昨夜风云突变的画卷。
\n
\n
武大,这个名字此刻如同暗夜中的惊雷,在东郭太寻的叙述下,变得愈发不可捉摸。据闻,他手中掌握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秘器——无需明火,仅凭机械之力便能引爆的“无声惊雷”,更令人咋舌的是,这惊雷竟已被巧妙地融入了强弩之中,化为锐不可挡的箭矢。
\n
\n
宋徽宗闻言,面上虽维持着帝王应有的沉稳,内心却如江海翻腾,波澜四起。在这个铁与血交织的冷兵器纪元,黑火药虽已初露锋芒,但武大的创举无疑是对常规战争的颠覆性挑战。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了未来,预见到那些改良后的“无声惊雷”,若再经童贯之手,嫁接于巍峨的攻城弩与轰鸣的弩车之上,将是何等震撼的景象?
\n
\n
北伐辽国的征途上,这样的组合无疑将成为无坚不摧的利刃,所向披靡。对大宋而言,这是重振国威、开疆拓土的绝佳契机;但对宋徽宗而言,这却是一把双刃剑,锋刃之下,亦藏着难以言喻的隐忧。
\n
\n
蔡京,那条朝堂上的老狐狸,其势力盘根错节,难以撼动;而童贯,这位手握重兵、征战四方的将星,其军事实力更是让宋徽宗夜不能寐。在宋徽宗的心中,武力始终是维系皇权稳固的基石,童贯的强大便是对他皇权最直接的威胁。
\n
\n
他脑海中不禁浮现出童贯身披铠甲,率领着那支横扫西北的钢铁洪流,直逼汴京城的画面,一股寒意瞬间贯穿脊背。正因如此,汴京城内才驻扎了八十万禁军,宛如铜墙铁壁,守护着这座繁华都城的安全,也守护着宋徽宗那脆弱不堪的安心。
\n
\n
然而,武大的出现,仿佛一枚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再次激起了层层涟漪。这改良版的“无声惊雷”,不仅是对战争方式的革新,更是对现有权力格局的一次潜在冲击。宋徽宗深知,自己必须更加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