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
紫鹃突然惊叫。顺着她灯笼照向的角落,半截焦黑的婴孩襁褓缠在铁链上,链头锁着把匕首——正是当年妙玉赠与黛玉防身的缠枝莲纹刃。黛玉蹲身细看,发现焦布上残留的乳名绣字,被火焚去半边后竟成自己的小字。
"这里有暗门!"衙役的呼喊从地窖深处传来。石门开启的瞬间,黛玉手中的气死风灯骤然熄灭。待重新点燃,只见密室四壁挂满海图,每条航线都经过寒铁沉江处,图旁批注着"癸卯年惊蛰取铁"。
第六折 盐运河畔验新犁
卯时正,盐运河泛起鱼肚白。黛玉立在堤岸,看工匠将新铸犁头装上漕船。三百把犁头在晨光中泛着冷光,刃口波浪纹比昨日愈发清晰。宝玉忽然抽出衙役佩刀,猛击犁头。
"铮——"金铁交鸣声惊起白鹭。断成两截的犁头内芯,赫然露出倭刀特有的百炼钢纹路。张伯扑跪在地,老泪纵横:"他们逼我在犁头夹层灌寒铁浆..."
运河对岸忽然传来骚动。黛玉抬眼望去,见东瀛商团正在装船,木箱缝隙露出寒铁引特有的幽蓝。宝玉夺过验货簿,发现"农具"项下的墨迹未干处,隐约透出"兵械"二字。
"拦住他们!"黛玉厉声喝令。紫鹃却扯住她衣袖,颤抖着指向江心——九黎火凰旗的商船桅杆上,赫然绑着个戴青铜面具的女子,面纱被风掀起时,露出与黛玉一模一样的泪痣。
第七折 府衙正堂断连环
辰时三刻,应天府正堂的惊堂木染着朝霞。黛玉端坐主位,看衙役押进东瀛使者。青铜面具卸下的瞬间,满堂惊呼——竟是三年前暴毙的北静王府长史!
"想不到吧?"假使者抚摸着脸上烧伤,"那年寒铁炉爆炸,老夫从地狱爬回来了。"他突然扯开衣襟,胸口九黎刺青旁,竟烙着林如海私印的纹样。
宝玉突然掷出地窖密室的海图:"这些航线经手的寒铁,足够装备十万倭兵!"海图展开时,夹层的金箔粉簌簌而落,拼出"双生祭"三个字。黛玉缓步下堂,将胞姐所赠的半枚玉钥匙按进对方掌心烙痕。
钥匙与烙印严丝合缝的刹那,密室方向传来巨响。众人奔至院中,见林如海旧宅地窖腾起幽蓝火焰,火舌在空中扭曲成九鸾衔珠图。黛玉望着冲天火光,忽然听见耳边响起婴啼——这次,是两道交织的哭声。
"备船!"她攥紧襁褓残片,"去寒铁沉江处!"宝玉解下大氅为她披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