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如今宇文氏、贺拔氏或有异动,望高王声援。
东南未平,国家初定,不宜再动干戈。
高乾之死非我一人之意,王却怨我。
封隆之、孙腾逃至晋阳,王若忠心,何不杀之?
王虽称西去,却四路进兵,令人生疑。若王决意南征,我纵无兵马,亦当死战,虽死不悔!
本望君臣同心,不料竟至如此,言罢怅然,望王三思!
敕书颁下,高欢却沉默不语。
这分明是一报还一报,谁也不肯退让。
洛阳城中,中军将军王思政匆匆入宫,对魏主说道:“陛下,高欢的心思已经明摆着了。
洛阳无险可守,不是用兵之地。
不如西去投奔宇文泰,重整旗鼓,再复旧京!”
魏主皱眉沉思:“高欢不可靠,难道宇文泰就可靠吗?”
见魏主犹豫,王思政又道:“陛下若不信,可先派使者探探宇文泰的口风。”
魏主点头,当即派柳庆西行,向宇文泰传达旨意。
不久,柳庆带回消息:“宇文泰愿恭迎圣驾!”
恰在此时,东郡太守裴侠奉召入洛阳。
王思政与他商议西巡之事。
裴侠摇头道:“宇文泰坐拥秦关,兵强马壮,怎会甘心受制于人?
陛下若去投奔,只怕是刚离虎口,又入狼窝。”
王思政一愣:“那依你之见,该如何是好?”
裴侠眉头紧锁:“东有高欢,祸在眼前;
西有宇文泰,患在将来。
眼下只能先至关右,再作打算。”
王思政叹息:“也只能如此了。”
于是推荐裴侠为中郎将,以备不时之需。
魏主仍在犹豫,忽然探马来报:“高欢已派骑兵进驻建兴,又调河东、济州之兵,正押送粮草入邺城!”
群臣闻言,皆惊:“这是要逼陛下迁都邺城啊!”
魏主握紧拳头,心中暗想:“高欢,你这是要逼朕做傀儡吗?”
北魏皇帝更加感到惊慌,又下诏对高欢说:“大王如果真想平息众怒,堵住悠悠众口,就该撤回河东的军队,停止在建兴的驻防,把相州的粮食运回来,召回济州的部队;
让蔡镌交出兵权,邸珍撤出徐州,放下武器,解散兵马,让大家各自回家过日子。
如果还需要军粮,朝廷可以另外调拨。
这样一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