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菊应声,对后边跟着珍珠招手,珍珠忙不迭的将手里的托盘呈了上来,是一些小儿用的玩器。
\n
\n
吴四娘见了,脸上的笑意更真心了几分。做了母亲后,孩子就成了第一位,谁将自己的孩子放在第一位,那做母亲的自然就更亲近谁。
\n
\n
吴四娘上前,拉着吴七娘坐下,细细的打量了片刻道:“脸色这般的不好,怎么不多休息两日?”
\n
\n
吴七娘道:“每个月都有这么一遭,都习惯了,屋里待着也憋闷,不如出来走走。姐姐今日遣人唤我,可有什么要事?”
\n
\n
吴四娘就道:“这事儿,跟家里有关。老爷遣人传信,说有要事要叮嘱妹妹,只不好直接传给妹妹,才叫我传话。”
\n
\n
听了这话,吴七娘打起了精神来,认真听着。
\n
\n
吴四娘就接着道:“此事,与并州那边有些干系。并州牧的继室杨夫人,膝下没有子嗣,李二郎又失了生母,家里有意与弘农杨氏那边,推李二郎上位,由杨夫人收李二郎为嗣子。但弘农那边说,杨夫人性子自我,她不愿的事情,即使是杨家家主施压,她也不会应。因此,便想从后院入手,让妹妹用心孝顺杨夫人,让杨夫人瞧见李二郎的好。”
\n
\n
说到“用心孝顺”四字的时候,吴四娘语气尤为的重些。
\n
\n
吴七娘明了,家里的意思,就是叫自己讨好杨夫人,最好是叫杨夫人,能主动开口收李二郎为嗣子。
\n
\n
吴七娘就问道:“四姐姐,杨夫人那边,不知道是个什么脾性?”
\n
\n
吴四娘想了想道:“杨夫人这人,传闻她其貌不扬,但颇有才学,听闻她六岁时便能吟诗作对,八岁时能作赋,十二岁时能像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