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陵君临行前,高曾祖父又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纵有虎符,晋鄙未必听命。可携带朱亥同行,他身为大力士,若晋鄙抗拒交权,便可助您除之。”
\n
\n
此计奏效,高曾祖父名为侯逸。由此,“窃符救赵”成为一段流传千古的典故。
\n
\n
那一年,公元前257年,正值秦昭襄王五十年,攻赵主将是王龁(hé),曾是长平之战时白起的副将。
\n
\n
这一年,白起于杜邮被赐死;
\n
\n
这一年,萧何诞生;
\n
\n
这一年,吕不韦耗费六百金收买守卫,带着“奇货可居”的理念回归秦国;
\n
\n
这一年,异人改称子楚,继立为秦太子,后来谥号秦庄襄王。
\n
\n
然而,胤离今天设宴款待侯澜,并非因为其家世高贵,而是源于侯逸晚年的一项壮举,使胤离深受感动。
\n
\n
当年信陵君领兵出发之际,侯逸道:“吾年已暮,无法随您奔赴战场,但仍会为您祈福。在您抵达晋鄙营垒之时,我定面朝北方(即邺城所在方位),以死相报!”
\n
\n
没多久,侯逸果然如言,毅然面向北刎颈自尽,以此诀别信陵君。
\n
\n
“北乡自刭,以送公子。”这简短的几字带给胤离最深刻的启迪:坚持正义往往需付出惨重代价,即便所为之事合情合理。
\n
\n
对信陵君而言,急困中救助他人是最高原则。因此,他决意窃符救赵之时,早已抱定赴死决心,预备承担背叛国家的罪责!
\n
\n
而在侯逸的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