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虽然还不知道那是什么手稿,但可断定其与汉语拼音,是配套使用的东西,能被太上皇亲自送到太极殿上,应该极为重要。”
\n
\n
如今之计,唯有以此手稿为突破口。你若能探明其详,并在手稿完成之前,向陛下表明支持汉语拼音的立场,并主动请缨参与编撰工作。待此书问世之时,百姓自会知晓你孔颖达之名,儒家亦有望重振。”
\n
\n
孔颖达闻言大喜过望,心中忧虑一扫而空,他再也顾不上救和一评之事,匆匆向魏征告辞后,再次返回太极殿去堵房玄龄!
\n
\n
长安城,皇宫深处,甘露殿静谧而庄严。
\n
\n
长孙无忌自朝堂匆匆而来,脚步急促地踏入甘露殿,目光落在正襟危坐却难掩怒气的李世民身上,他温言劝慰道:“陛下请息雷霆之怒,太上皇也是一时心急,这才在太极殿上发怒,臣看的出来,太上皇并不是针对您!”
\n
\n
李世民缓缓举起水杯,一饮而尽,仿佛借此浇灭了胸中翻腾的怒火,随后语气平和地说道: “辅机,朕并非对太上皇有所不满,即便他真在太极殿上揍朕一顿,朕亦无怨言。他是爹,我这当儿子的,朕年岁已高,尚能得亲父教诲,实乃天大之福!”
\n
\n
言及此,李世民眉头紧锁,面露不解之色:“朕实难理解,此等利国利民之善举,何以山东士族之人竟如此自私狭隘?近年来,国家昌盛,百姓安乐,又得赵昕鼎力相助,朕本欲减少杀戮,以仁德治天下。然孔颖达等辈,却非要逼朕行那灭族之事,方觉心满意足乎?”
\n
\n
“古人云:‘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其身,不知其痛。’此言诚不我欺。朕虽贵为天子,亦有诸多无奈。”
\n
\n
李世民轻叹一声,语气中透露出几分无奈与憋屈。继续说道,“朕欲为昏君,却有赵昕与太上皇时时警醒;欲为明君,又遭朝中迂腐之辈阻挠。朕每念及此,不禁对太上皇之逍遥自在,心生羡慕。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