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设计学院求学时,每天泡在图书馆研究面料的日子,那时的梦想,此刻正在现实中经受考验。为了不暴露身份,她只好买下一件仿品,装作若无其事地离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三天后,他们带着三十多件物证回到公司,行李箱里塞满了装着仿品的塑料袋。鉴定报告显示:仿品与正品在剪裁结构、图案排列等17个关键指标上高度吻合。律师函连夜发出,措辞强硬地要求对方72小时内停止侵权。然而,侵权方不仅没有回应,反而加大了直播带货力度,甚至请网红发布"测评视频",镜头里,粗糙的仿品在灯光下显得廉价又刺眼,却被吹嘘成"性价比之王",还抹黑"念·时光"是"仿冒大牌"。这些网红为了利益,罔顾事实,误导消费者,让沈念感到既愤怒又无奈。
沈念意识到,这不仅仅是法律纠纷,更是一场舆论战。她亲自撰写声明,逐字逐句核对设计手稿的创作时间戳,将正品与仿品的对比图做成九宫格,在微博、抖音发起#原创设计有多难#话题。当看到粉丝留言"支持原创,抵制抄袭"时,她的喉咙发紧;客服部统计数据显示,一天内收到2000多条鼓励私信,有人甚至寄来了手写的加油卡片,信纸边缘还画着可爱的小蝴蝶。这些来自粉丝的支持,让她在困境中感受到了温暖和力量。
然而,危机的余波仍在蔓延。供应商开始犹豫是否续约,银行客户经理委婉询问资金链状况,就连女儿幼儿园的家长群里,都有人议论"听说那个童装品牌在卖假货"。沈念白天在公司处理危机,与律师讨论诉讼策略,与媒体沟通公关方案;晚上回家给女儿讲睡前故事时,手机也不断震动。有次女儿突然问:"妈妈是不是不开心?我把小熊借你抱抱。"那一刻,她紧紧搂住女儿,泪水浸湿了孩子柔软的头发,小熊玩偶的绒毛蹭着她的脸颊,带着温暖的奶香味。女儿的懂事让她既欣慰又心疼,觉得自己亏欠孩子太多。
转机出现在律师函发出的第五天。侵权方终于松口,同意庭外和解,但拒绝公开道歉。谈判桌上,沈念将一叠厚厚的证据摔在桌上,声音冰冷:"道歉必须有!我们要的不仅是赔偿,更是原创设计的尊严!"经过三轮协商,对方终于在官微发布声明,承认侵权事实。当天,"念·时光"的搜索量暴增,许多消费者自发在评论区晒出购买记录,还有人制作了对比视频,用显微镜展示正品与仿品在面料纹理上的天壤之别。这些消费者的支持,让沈念看到了正义的力量。
这场危机持续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