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锁家居品牌的谈判中。对方采购总监指着样衣,表情严肃:"沈小姐,你们的桑蚕丝面料确实优秀,但我们需要GRS全球回收标准认证,这是进入欧洲循环经济体系的通行证。"当晚,沈念在酒店房间里反复拨打供应商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的消息却如同一盆冷水浇在她头上——现有生产线无法满足认证要求。她盯着手机里凌晨三点的上海时间,窗外的城市早已陷入沉睡,而她的内心却翻涌着激烈的斗争。最终,她咬咬牙拨通了厂长的号码:"启动备用方案,从原料到成品全部更换环保供应链,成本增加部分算在我个人头上。"放下电话后,她靠在床头,望着天花板上晃动的吊灯影子,第一次感受到了孤立无援的滋味。
那段时间,沈念像个高速旋转的陀螺。白天,她穿梭在各大展会,用微笑与专业迎接每一位客户,不放过任何一个合作的机会;晚上,她与国内外团队开视频会议到凌晨,讨论产品改进方案,解决各种突发问题。她的行李箱里永远备着胃药和蒸汽眼罩,以应对高强度工作带来的身体不适。航班记录本上密密麻麻盖满各国海关印章,记录着她跨越千山万水的奋斗足迹。有次在德国转机时突然发烧,身体的虚弱与不适如潮水般袭来,但她靠着机场药房的阿司匹林和保温杯里的姜茶,强撑着完成了与波兰客户的视频会议。在那一刻,她的信念支撑着她,让她忘记了病痛,心中只有品牌的未来。
转机出现在与瑞典可持续时尚平台的合作洽谈中。对方创始人安娜翻看着产品目录,突然眼前一亮:"这种用废旧丝绸再生的面料太惊艳了!我们正在寻找能讲好循环故事的品牌。"沈念心中一喜,立即展示了与江南丝绸厂合作的纪录片。镜头里,老师傅们戴着老花镜,专注地将废弃的边角料重新纺成丝线,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展现出东方智慧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碰撞。安娜当场拍板:"我们要在斯德哥尔摩旗舰店做主题展览,就叫\'东方的可持续智慧\'。"那一刻,沈念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所有的努力与付出,在这一刻都得到了回报。
庆功宴那晚,沈念独自走到运河边。手机不断弹出新的合作邀约,而她的目光却落在水面倒映的月光上。三年前,她在自家工作室缝制第一件家居服时,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能将东方美学带到世界舞台。江风吹动旗袍下摆,她突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做品牌就像种树,根要扎得深,枝叶才能长得远。"此刻,她深刻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品牌的根基,正是对品质的坚守,对文化的传承,以及对创新的追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