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动作。当手臂摆动的幅度大了,她便微微皱眉,像是在与自己较劲,稍稍收一收;若是感觉力度不够,她便咬紧牙关,深吸一口气,再使使劲;一旦节奏不对,她也不气馁,只是轻轻摇头,重新再来。她不断调整,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反复琢磨。她渴望每个动作都能精准无误,既保留现代舞蹈的活力,将那些充满力量与动感的元素展现得淋漓尽致,又能让朝夕相处的村民们产生深深的熟悉感。她希望村民们看到她的舞蹈时,就仿佛看到自己平日里劳作的身影,在这片热爱的土地上挥洒汗水、弯腰播种、辛勤耕耘,最终收获希望 。
在过去的几天里,沈念整日沉浸在舞蹈编排的世界中,反复琢磨每一个动作、每一段节奏。她时而独自在房间里对着镜子比划,时而又在笔记本上勾勾画画,记录下脑海中一闪而过的灵感。终于,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与修改,她编排出了一段独具一格的舞蹈。这段舞蹈融合了现代舞的灵动与传统民间舞的韵味,为了让舞蹈的表现力更加丰富生动,她还精心设计了一些简单却巧妙的队形变化,时而如花朵绽放,时而似游龙蜿蜒。
随后,她马不停蹄地找来一起参加文艺汇演的女孩们。当女孩们聚集在排练场地时,沈念深吸一口气,开始教她们舞蹈动作。一开始,女孩们看着这些新奇的舞蹈动作,脸上满是陌生与疑惑,手脚似乎都不听使唤,动作僵硬又不协调。但沈念没有丝毫的不耐烦,她一次次地示范,从抬手的角度、转身的幅度到步伐的节奏,都讲解得细致入微。她不断地鼓励女孩们,“别着急,慢慢来,一次不行就两次,你们都很有天赋,一定能做好。” 在她的耐心教导下,女孩们逐渐找到了感觉,动作也越来越流畅,慢慢地掌握了舞蹈的要领 。
舞蹈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便轮到歌曲的抉择,这无疑又是一道棘手的难题。沈念在现代社会时,便是个不折不扣的音乐爱好者,那犹如音乐宝库般的脑海里,储存着海量的歌曲,各种风格、各个年代的曲目应有尽有。可如今,要从这浩如烟海的歌曲中,挑选出一首契合这个时代的作品,谈何容易。她坐在昏暗的灯光下,眉头紧锁,一遍又一遍地在记忆中搜寻,将一首首歌曲在脑海中回放,反复权衡、筛选。那些节奏过于强烈、歌词过于前卫的歌曲被她一一排除,经过漫长而又艰难的抉择,最终,一首旋律悠扬动听、歌词满是积极向上力量的歌曲映入她的眼帘。这首歌在现代社会可谓是家喻户晓,可在这 80 年代,对于质朴的村民们而言,肯定是闻所未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