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而这个时候,赵匡胤也不是什么也没干,十二月,他以皇帝名义下旨,遣他的结拜兄弟,安国军节度使李继勋,率兵两万出洛阳西来,意图占领陕州,进而封锁潼关。
\n
\n
圣旨还没出中书省,就已经被摆在了徐灏的案头,现在朝廷中三心二意、两边下注的人,不要太多,就算皇帝身边的宦官,都被买通了几个。
\n
\n
赵匡胤的举动,打破了两边的平衡,立即引起了徐灏的激烈反应。
\n
\n
消息传到的当日,徐灏命令曹彬率兵三万南下,屯兵河中府,兵逼长安,强迫王彦超必须选边站。
\n
\n
形势比人强,在几万大军的威慑下,三天后,王彦超给徐灏上表,请求彰武军“协防”长安。
\n
\n
收拾了长安的王彦超,关中彻底稳固,曹彬率兵东去,仗着马多,昼夜不停,抢先占领陕州。
\n
\n
陕州之重要,看地图就知道,中条山与秦岭、崤山围成一条通道,这条通道叫做“崤坂函谷”,连接着洛阳盆地和关中平原。
\n
\n
它不仅是东西交通的要塞,更是军事战略要地。
\n
\n
这个陕州(三门峡),就位于“崤坂函谷”的东头,后世的“陕西省”之名,就来源于“陕州”,意为“陕州之西”,又名陕西。
\n
\n
陕州又叫弘农、恒农,是西入关中的必经之路,军事上讲守关(中)必守陕(县),陕州若失,单凭一个潼关,很难长久阻敌。
\n
\n
这个时候,毕竟还没有扯破脸皮,李继勋的军队以步兵为主,慢慢腾腾的,还没等走到陕州,就听说陕州已经被彰武军占领了。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