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道他之前,从没有真正认识过这位张家公子?他的志向,绝不只是富甲一方这么简单!
“孝父乃英雄豪杰,值此乱世,正是大展拳脚之时。张某虽一介贱商,然匡扶汉室,安定天下之心亦有之!”
张尘的话如同九霄之雷,令高顺不由为之一震。
高顺怎能看不出天下大势。自桓、灵以来,朝政崩坏,天灾连年,百姓早已苦不堪言。去年黄巾叛乱,更是雪上加霜,叛乱虽然平定,但大汉江山风雨飘摇之势愈演愈烈。
张尘说不出数年,乱世必起,这话绝非空穴来风!
难道,他真有如此眼界?
想我习武多年,不就是为了挣份功名,光宗耀祖?奈何朝廷昏聩,报国无门,竟至流落街头。今观此人,竟有凌云之志,若我尽心相辅,日后何愁不能建功立业,青史留名?
高顺的心微微动摇。可又转念一想,张尘此刻势单力孤,不过空有一百里小县,民心尚且未附,对外更有危局未解,是否真能化险为夷,还是未知之数。
于是,高顺言道:“公子志存高远,属下钦佩之至。但公子可曾想过,目下之局何解?公子莫非真的打算寄希望于华佗的说项吗?公子是否想过,若此事不成,又当如何自处?”
张尘笑了笑道:“孝父说笑了,我岂会将身家性命系于他人之手?如若华神医能说服太守大人,免去刀兵,那自是皆大欢喜。日后便可据城自守,徐图发展,以待天时。可如若不能,我也绝不会引颈就戮,坐以待毙!”
“愿闻公子之策。”
张尘继续说道:“魏郡之内,仅三千兵马,倘若太守大人执意相难,区区三千人马,我还不放在眼中。”
“公子未免托大了,这区区县城,并无驻兵,衙门的差役也不过数十人,如何能对抗三千之众?”
张尘笑了笑:“当下要做的,有三件事。其一,开仓放粮,广纳流民。之前赵雄与黄文义狼狈为奸,囤积了不少粮米,将之取出,赈济百姓,吸纳过往流民。”
“公子是想指望这些流民对抗三千兵马?”高顺笑了笑,眼神中颇有几分嘲弄之意。
“莫要小瞧了他们。”张尘正色道,“天下最难聚者,民心也。百姓三餐不继,衣食无着,只要有饭吃,那便是乐土。一旦郡中派兵围剿,他们自然会为了这口粮食,人人用命。因为他们知道,一旦这广平易主,他们就又要过回那忍饥挨饿的日子了。”
“可百姓未经训练,又无装备,如何能是朝廷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