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大肠的“供水站”与胃的“补水站”有什么区别?
\n
\n
梦:大肠是“供水站”,大肠的吸水能力是稳定持续的,提供的水量用于肺呼吸的消耗和企业总部的供给,占水消耗的大部分。大肠是消化道的末端,要尽可能地多吸收水分,否则就是浪费。胃是消化道的前段,消化作用需要食物保持相对湿度状态的糊状,如果胃部吸收水分太多,就会影响消化功能,胃的吸水能力存在限制。所以胃只能作为“补水站”,胃中有食物的情况下,胃的吸水量是相对较少的;只有空胃的情况,胃的吸水能力才不被限制。胃吸收的水分用于维持水循环,包括血液的流动性、体液的流动性、以及细胞内液和淋巴液的流动性,最终从泌尿系统排出。排尿是集中排放的行为,看似是量大,实际少于呼吸的水消耗,呼吸系统时刻在耗散水分。
\n
\n
强:无论胃吸收的水,还是大肠吸收的水,都是进入血液混合在一起了,如何区分哪些水进入呼吸,哪些水进入水循环呢?
\n
\n
梦:这个问题很好,确实如此,胃和大肠吸收的水分混合在一起了,都是通过血液循环运输至全身,根本分不清哪些是胃吸水,哪些是肠吸水。如果分配不清就容易产生经济纠纷,尤其是水的分配不止涉及土、金系统,木、火、水系统也是需要水的,水是五行生命系统共需的物质。
\n
\n
强:该如何分配水资源呢?
\n
\n
梦:经济的问题当然是由经济手段解决。既然五行都需要,那么就以水为媒介成立货币交易系统,心血管作为银行,木火土金水分别成立各自的账户,无论哪个那个属性开采的水分都可以预先存入银行,在需要的时候去就近的银行网点凭账户余额支取。这样既解决了水的分配问题,又节约了水的运输。
\n
\n
强:余额的凭证是什么?
\n
\n
梦:盐、水不分家,以钠、钾离子浓度作为水余额凭证,暂时不使用水的份额也没关系,只有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