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是后世练兵之法),其中有一种高强度间歇训练法。
让士卒们分组进行急速奔跑与短暂休息交替,能在更短时间内大幅提升他们的心肺功能和爆发力。
还有一种科学的营养配餐方式,根据士卒训练强度合理搭配膳食,保证他们摄入足够的肉食来支持高强度的训练。”
“在战术配合上,大宋讲究阵法的严谨和兵种的协同。”
花荣顿了顿,接着说,
“而我曾经闲暇时,看过一本古代兵法大家写的练兵心得,其中更加注重灵活多变的小组作战。
像十人一组,依据各自擅长的武器和技能分工,有擅长近战的刀斧手,有擅长远攻的弓箭手,有负责防御的盾牌手,还有负责观察指挥的小组长。
一组人通过密切配合,在战场上迅速突破敌方防线。”
花胜和花利二人听得如痴如醉,脑袋像小鸡啄米似的连连点头,眼中满是钦佩和惊喜。
他们被花荣所讲的内容深深吸引,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练兵世界的大门,一副意犹未尽的模样展露无遗。
二人紧紧拉着花荣不让他走,花胜急切地说道:
“荣哥儿,您再多讲讲,这些技巧实在是太精妙了,我们还没听够呢!”
花利也在一旁附和道:“是啊,荣哥儿,您别走,再多我们说一些。”
花荣无奈地笑了笑,看着他们渴望求知的眼神,心中一软,又耐着性子继续讲道:
“我从古代一些杂书中还看到,军队对于士兵的内心想法十分重视。一些统帅会定期对士兵进行走访慰问,帮助士卒排解压力和恐惧。
有时候,还会通过树立军中的榜样,激发士卒的斗志和荣誉感。
大宋现在虽也有犒赏军功,但我们的形式可以更加多样。
比如设立荣誉称号,记录在军功册,并送到士卒家中,让士卒和其家族都感到光荣。”
在此期间,他进一步深入地阐述了那些练兵技巧的要点和应用场景,还解答了他们提出的种种疑问。
直到许久之后,花荣才在二人依依不舍的目光注视下缓缓离去。
花胜和花利望着花荣远去的背影,久久没有收回目光,心中满是对刚刚所学的回味和思考。
期间二人也不断问花荣是从哪本书上看到的,花荣怕露馅,忙说是自己小时候在祖父的书房偶然间发现的一本杂书,现在已不知放在何处。
他相信只要一提到过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