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n
凌云眼里笑意流露:“你说。”
\n
\n
“凌世子要是方便,能不能帮我打听一下京中有没有一位道号长清的道长。”
\n
\n
她认识先生时,先生已当国师很久,这时的先生按说应该崭露头角了。而凌世子在随云县就住在道观中,也是信奉道教之人,或许就听过先生的名号。
\n
\n
“不知这位道长多大年纪,身形样貌如何?”
\n
\n
秋蘅想了想,不大确定:“可能有七十岁了,身量中等,很瘦。”
\n
\n
她跌入深潭,从鹊湖中浮出,险些被皇城禁卫击杀。是先生洞悉她的来处,引她见国君,从此长居宫中。
\n
\n
她问过先生年纪,先生说他有百岁了,那现在应是七十左右。
\n
\n
这也是她推测先生在此时不会籍籍无名的原因,都说出名要趁早,古稀之年的先生总不会还默默无闻吧。
\n
\n
其实,七十岁的先生当国师都不早了。
\n
\n
“这个年纪,又知晓道号,找起来应该不难。”
\n
\n
“道号也许是别的。”
\n
\n
先生经历了城破南逃,大半国土沦陷,改了道号也有可能。
\n
\n
“那也无妨,古稀之年的道士本就不多,先按年纪打听,再确认就是了。”
\n
\n
“多谢凌世子。”
\n
\n
“阿蘅什么时候认识的这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