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别人家的孩子”教育杨氏子弟,虽然有造势养望的嫌疑,但依旧拉风至极,在士人间也是一大逸事。
\n
\n
在他们说话的时候,狱吏就押解着剩下的囚犯离开金凤台,杨愔请高殷借过说话,笑声询问:“太子要这些人,是要做事?”
\n
\n
“正是。我跟至尊讨了些差使,需要人手。”
\n
\n
杨愔揪着一根胡须,轻轻拉扯:“唔……不知臣可知道一二?”
\n
\n
高殷本来不想说,转念一想,有杨愔的帮助更好,所以心里向高纬道了个歉,他要抄个作业了:“我想开办文林馆,此馆专门招待文学之士,编撰书籍,推荐给至尊御览,杨令公若有兴趣,可向我推荐一些人才。”
\n
\n
“噢?这倒是件风雅之事。”杨愔来了兴趣,若是高演等宗王起这个主意,他不仅反对,还要加以阻挠,但这事儿是太子办的,就有办的价值。
\n
\n
而他参与其中,也能提高杨愔本人在汉人、文坛的地位。虽然已经站上文臣之巅,但谁又会嫌自己名气太大呢?
\n
\n
虽然早已和太子是利益共同体,但现在杨愔更加感到自己和太子相近的命运。他并不是没有读过三国的故事,高洋算不上刘备,但高殷比刘禅好上无数倍,一个成功的诸葛亮的命途似乎正铺在杨愔脚下。
\n
\n
所以接下来的每一步,都要走得稳健、踏实,那些碍路的绊脚石,要早些清除。
\n
\n
齐国比蜀汉,多了些碍目的皇叔。
\n
\n
“太子……可要小心二王。”杨愔俯身,贴近高殷的侧耳:“若至尊不忍,则后患无穷啊。”
\n
\n
“您是说上面的,还是说下面的?”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