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事情,其实也就是拐个弯的问题。
黄巢的作战是灵活,但是没有明显的作战规划,有种走一步看一步的感觉,进入长安之后,也不追剿唐朝的残余势力。
朱元璋可是把残元一直打的,而且朱元璋稳打稳扎,去到每个地方都是巩固根据地,积累了实力,才一步一步的扩张。
并且重视经济,在根据地屯田,开垦荒地,发展农业,设立税收机构,保障军队物资,黄巢在做什么?劫掠劫掠劫掠,还是踏马的劫掠。
进入长安之后,数十万大军在长安还在劫掠,经济困难,民心不稳,加上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也不争取知识分子的支持。
老朱就算是南人、文人再不支持他,他还不是要换个法子来妥协?
而且黄巢的起义军内部结构单一,就是黄巢指挥败了就败了,也没有什么军事谋略或者是政治管理方面的人才。
别说老朱脾气如何,但他在军事上的才能也是没得说的,指挥鄱阳湖水战灭了陈友谅,那也是以少胜多,加上他身边还有许多能征善战的将领,还有谋士。
可以说是打仗有人手,搞内政也有人手。
黄巢有什么?
自己先爽了再说。
“朱姑娘何必提点他?朕与他,本就出发点不同,有何处可以比较?”李世民反倒是十分豁达,“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天下攘攘皆为利来,无论是朕还是后世都需要一个平稳的环境来发展经济。”
“这大唐终究不是一家之大唐,而是万民之大唐。”
“若是你起义成功,推翻大唐也未尝不可,但朕看到的是你纵兵劫掠,看到的是你血屠长安,”李世民很宽容,甚至说出了推翻大唐也未尝不可,但黄巢起义……他摇摇头,“在你看来,这长安百姓心向唐军,你是如何做的?反而在唐朝故旧的税收之上仍旧加重税收,人心向背。”
“所以朕说你是败给了人心。”
“今日尔等军中投降者众多,降者自然也是觉得在朕的麾下,能够过上好日子,无论怎么样,过得日子都比在尔等军中的日子更好。”
李世民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渐渐迈步来到黄巢面前,并没有什么胜利者的高兴。
“朕赢,是因为朕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做,担负什么。”他掷地有声,居高临下的看着黄巢,目光如电。
良久之后又是错身,“先将他关押起来。”
尉迟恭挥手便让人把黄巢带下去。
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