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人口稀少,民生凋敝,但却是一处福地。”
“其土地肥沃,水利发达。不仅适合耕种,还适合畜牧牲畜。如若在幼时,侄儿听大人的话,回宗家亦无不可。”
“可如今大人已逝,侄儿便是家长。”
“族父也说过,宗家族谱内,侄儿和家翁之名也被收录进族谱之内,那么侄儿回不回,都是宗家之人。”
“况且,侄儿在云中开枝散叶,亦能反哺宗家。平岁里,大父家不就是贩马给(ji)宗家吗?”
“宗家强盛,支脉困苦,乃是强干弱枝。支脉强盛,宗家人丁不兴,便是弱干强枝。”
“可如今,宗家有族父和其他几位族父,加上人丁兴旺。侄儿再回去,又有何用,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不如留待有用之身,将云中耕耘好,日后亦能多多反哺宗家。”
“到时,宗家愈发强盛,支脉附于骥尾,最后成为天下名族,侄儿亦与有荣焉,岂不美哉?”
对于王苍的一席话,王允听得连连点头。
他想让王苍回到宗家,不仅是看中了此子的未来潜力,亦是想借其侯爵之位,来振作祁县王氏的名气。
两汉之时,最重名气!
如若名气大,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亦不是空谈。
可想到云中的贩马生意,王允亦是连连点头。
作为家族中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贩马生意最近可是家族弄到不少财货。虽然王允不喜这等转卖转卖,以来获利的事情。可等他知道,为时晚矣。
不过,这钱既然已进囊中,焉有再出去道理的。
自己青年时,在家不置产业,所学经典,所习武艺,吃穿用度,皆是家族所出。
虽然自己是嫡季子,但所用钱财,皆来自家族。对于这种能让家族兴旺的事情,虽然王允心里抗拒,可又无可奈何。
谁又会嫌自己囊中钱财少呢?
想到此处,王允脸上浮现出一抹赞许,说道:“日后,这大汉的朝堂,终究是你们青年人的朝堂。”
“老夫比你阿翁大些,至今已四十有五矣。”
“再过十来岁,怕不是要乞骸骨归乡,腾出位子给你们这些正值壮年的后进了。”
说到这里,王允感叹道:“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族父身体康健,日后做个三公,亦不在话下。侄儿尚未弱冠,还需多加历练。”
“伯羽,你这孩子...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