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大人,”袁尚语气转为和缓,“变法之举,利国利民,并非针对某些人。只要安分守己,遵纪守法,谁都不会受到伤害。吾袁尚此举,只为冀州百姓谋福祉,绝无他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安平侯仁德!”一名年轻官员激动起身,“下官虽才疏学浅,愿追随安平侯,共襄盛举!”
随即,越来越多的官员表示支持,堂内气氛渐趋热烈。
然而,仍有一部分官员神情复杂,眼中闪烁着不安与抵触。
袁尚看在眼里,心中了然。他早料到世家大族不会轻易屈服,此番改革,必将步步为营,循序渐进。
“诸位,”袁尚环视众人,“变法非一日之功,需各位同心协力,共渡难关。从今日起,每郡选派得力官员,组成查田队,实地丈量土地,核实人口。一应所需文书、丈量工具,皆由刺史府提供。”
“冀州各级官员,需全力配合查田队工作。若有阻挠,视为抗命,严惩不贷!”
“下官遵命!”众官齐声应道,声音整齐划一。
然而袁尚敏锐地察觉到,某些官员虽口称遵命,眼中却闪烁着不易察觉的抵抗。
会议进行到午时,袁尚宣布暂时休息,命人分发午膳。众官员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低声交谈,气氛诡谲。
徐庶悄然走到袁尚身边,低声道:“主公,已探得几名世家出身的官员暗中勾连,欲联合抵制新政。”
袁尚不置可否,淡然一笑:“意料之中。让他们聚在一起也好,省得我们挨个找。继续监视,看他们有何动作。”
“是。”徐庶领命而去。
午膳过后,大会继续。袁尚详细阐述了改革的具体步骤和时间表,并宣布各郡县查田队的负责人选。这些人选多为寒门出身,忠心可靠。
“诸位大人,”袁尚最后总结道,“冀州改革,意在富民强国。望诸位以社稷为重,以百姓为本,共襄盛举!”
言罢,他环视众人:“若有异议者,现在可提出。”
堂内一片寂静,无人出声。
袁尚心中冷笑,他自然知道反对者不敢在此时公然抗命,必是另有打算。
“既无异议,即日起执行!三日后,各郡查田队务必启程,一月内完成初步摸底。”
“遵命!”众官员齐声应道。
大会散去,众官员陆续离开刺史府。袁尚独自立于后堂窗前,望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