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王朱惟焯这才有闲擦掉胖脸上细密的汗珠,深吸一口气,稳住心神。
现在看来封地想要保住比较难,旨意下来,只怕那些文官会高举双手同意。
那些一肚子坏水的文官对皇室每年需要大量赋税供养,早就怨声载道。
从大宗正的权利慢慢被消减,转移到了礼部,还有俸禄发放不及时和压榨底层宗室就能看的出来。
只要皇帝一开口削藩,皇亲只有挨打的份,没有人会为他们去据理力争。
现在只能和皇帝来争取这个利益了,
“陛下,宝钞在开国初年的通行天下到如今的废纸一张,都是朝廷滥发导致。您这可还是想要蒙头印制,拿去换民间的银子?哦,开头是给利钱的,估计开始那些贪小利者会对纸钞追捧。”
“若需要百姓心甘情愿的来兑换,还的是纸钞有可用之处,能当银子使用,民间购买不打折扣方可行。”
“各位,就是要保证钱钞能通用。纸钞能和银子等价兑换,那不就是银子嘛,还方便携带。朕设立大明银行,前期兑换铜钱,已经在民间建立起来了绝对的信用。”
“根据推断,现民间存银总量大约有二亿万两,朕哪里会胡乱印刷发行。这个定额,如何发售,还有回收等等都得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说一千道一万,就是要确保纸钞能随时兑换到银子。商号为了方便携带和结算,银庄开具的银票就是一个保证。”
“现朕用现银3千万两做担保,就可发行三千万两的纸钞。朕虽然给了利钱,但是你们想过没有,兑换纸钞的人,他们是不会全部到期之后再兑换成银子的。”
“估计会有7成的人在到期之后会换成银子回去。实实在在的拿到利钱之后,还愿意让银子在地窖当中睡觉吗?
“人性都是贪婪的,肯定会拿出更多的银子来继续下一个周期。这样三千万两的保证银,只要他们不是同一时间来兑换,朕就可以发行最少6千万两,最高一亿五千万两的纸钞。”
“只要朝廷的威严还在,银行的信誉还在。海外还有源源不断的白银入库,增加保证银。百姓存银习惯之后,民间来存银的只会越来越多,倘若换回去银子的人只有3成甚至更加的少,可发行的纸钞数量是不是会更加的多?”
“大致估算了一下,一千万两的保证银,可以发行最少3千万两不超过4千万两的纸钞而不至于出现挤兑,导致信用崩塌的情况出现。”
“当然这一切还只是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