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才是关键。
\n
\n
观念一旦深入人心,想要改变难如登天。
\n
\n
再者,在那一场声势浩大的起义之前,秦朝的朝堂,恐怕没有人会觉得那些平日里只知忙忙碌碌、毫不起眼的黔首们,能够拥有那样的力量,制造出那么大的影响。
\n
\n
【民心思定,百姓们想要安稳度日,并不想要再生活在恐惧和战战兢兢之中。】
\n
\n
【这就要求朝廷一方面要轻徭薄赋,给百姓喘息和恢复的机会,毕竟要是依旧高赋税、大量徭役,那么百姓还安稳什么?】
\n
\n
【在古代,不论是进行各种大型作业会极易造成死伤,行路,更是导致死亡的一大原因。】
\n
\n
【另一方面,就是要求朝廷要宽简刑罚,网开三面,不再让百姓动不动就可能会触犯法律、成为罪犯,整日生活在恐惧之中——特别是那些并不熟悉秦法的六国百姓们。】
\n
\n
【秦人在秦法的驯化下,或许已经适应,但是六国百姓如何能够适应?】
\n
\n
【他们本身又并非秦人,倘若要面对这样的局面,他们怎能不心中生怨?怎能不对秦朝恨之入骨?怎能不想要让秦朝也灭亡?】
\n
\n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百姓们自己不揭竿而起,那些始终野心勃勃的六国贵族们,又如何不会看到这样的机会?】
\n
\n
【如果能够满足民心,那么其他六国贵族所能造成的影响就要小之又小。】
\n
\n
【因为,这个天下,这个江山,终究是由人构成的。】
\n
\n
【不论六国贵族们到底想要如何施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