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机关”?
\n
\n
说得这般明白,就算那些民众没有读过书,不甚明了,可前面还有一连串的详细解释——哪怕是奴隶版本,可随便一套,简简单单就能套到民众自己身上。
\n
\n
一旁的内侍见皇帝对此焦躁不安,连忙劝解:“官家无需为此劳心费神,您未曾见识过,田间地头的那些农人,连话都说不明白,又如何能听懂这样深奥的言论?便是那些识得几个字的百姓,到底也未曾读书经事,对这些话也并不理解。”
\n
\n
赵光义勉力压下焦躁的情绪,这么一想,确实如此。
\n
\n
正儿八经会算作是“农民起义”的主要力量的群体,对于这些内容多半是压根听明白不了多少。
\n
\n
他们一辈子都是循着过往的道路走下去,不怎么思考其他东西,也不会思考其他东西。朝廷有时候想要推广一些东西,都还需要绞尽脑汁、费尽心力,还未必能让他们听明白。
\n
\n
那还是和农人的日常生活相关的!
\n
\n
而那些读过书的,听得懂的人,就算不是官宦人家,那也不会是与先秦时期的奴隶对等的庶民。
\n
\n
对于这些人而言,就算是听明白了,那又如何呢?
\n
\n
最多不过是让他们心中对此的认知更加清晰一些罢了。
\n
\n
只要不将他们的利益连根动摇,他们依旧会是维护大宋统治的中坚力量。
\n
\n
——那么,新的问题就是:平民百姓们,到底什么时候会明白上述这些东西?“神迹”又会讲到什么地步?
\n
\n
想到这里,刚刚压下去的焦躁之情又重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