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函数的信息粒子团切分?”
陈昱基于林宥恩刚才的阐述,做出了简要的总结。这样的反问显而易见地表明了他的态度。
“虽然将信息上升到函数层面进行切分后再储存与投放,很大程度上能够降低熵减例子团的负荷压力,并保证被传递的信息的完整性。”
“但是我们都清楚的是,我们需要储存的信息,是关于”世界“的信息,而不是一次两次的日常通讯。”
“如此大规模的切分会导致什么结果?没有人可以预料。”
“是啊,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呢?“
这是一次科研项目组核心层的例会,林宥恩调任到现在高级工程师的岗位之后才有资格参加。
许筱与被切分的她的概率波相会的事情启发了她。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调研之后,她将这个想法在例会上提了出来。
质疑和反驳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我们传递的是“世界”的信息,而非“世界”的某种特定的可能性,换言之,即使不做切分直接进行储存。它们自奇点被释放出来之后,也会因为条件不同而演化成与我们的世界不同的样子。“
“……我们传递的是“似然性”的总和。“
“切分与不切分,在这一点上并没有差别。”
她本来站在会议室中央为大家做演示,此刻一边说着话一边走到了陈昱的座位前。双手撑在他面前的桌上,微微低下身来与他对视。专业上的分歧让她有些亢奋,难免显露出了攻击性。
“是,这是在足够抽象的层面上讨论才能得出的结论,我指的是一些更具体的情况……”
她眼里的澄澈有些刺眼,陈昱下意识地错开了目光。
“例如,切分地过程中可能会将某个个体的波函数一份为二,这两个函数如果被投放在相同的演化环境中,会发生什么?”
“一定要这么具体的话,什么也不会发生。”
她斩钉截铁地语气引发了四下的议论。林宥恩见陈昱还要反驳,赶在他开口前说道:
“这两个函数在同一演化环境下出现,只会成为不同的个体……毕竟个体是存在于‘具体’之中的,抽象层次上的联系并不会妨碍它们按照因果律引发和建立各种不同的联系。”
可能是两只不同的猫,或者两个不同的人。它(他)们分别走完属于自己的旅程。函数上的同源性对于具体的存在而言很难说有什么至关重要的意义。
被切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