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隆六十年,凛冽的寒风如刀刃般刮过紫禁城的红墙黄瓦,整座皇城沉浸在庄严肃穆之中。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却隐隐涌动着一股不同寻常的暗流。
养心殿内,烛火摇曳,散发出昏黄的光晕,将殿内的一切都笼罩在朦胧之中。乾隆帝身着明黄龙袍,端坐在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椅之上。他的身姿虽已不如往昔挺拔,但威严依旧,如山岳般令人敬畏。他眼神深邃,透过半掩的殿门,静静地凝视着殿外那片被阴霾笼罩的天空,思绪仿佛飘向了遥远的地方。
和珅,这位在朝中权势滔天的宠臣,正恭谨地站在一旁,微微躬身,脸上始终挂着恰到好处的谦卑笑容。他目光不时偷瞄着乾隆帝的神情,小心翼翼地察言观色,试图从这位帝王的细微表情中揣摩出其内心的真实想法。“皇上,近日朝中诸事千头万绪,犹如乱麻,您日理万机,实在该多多保重龙体啊。”和珅轻声说道,语气中满是关切,仿佛真的在为乾隆帝的身体担忧。
乾隆帝缓缓转过头,那如鹰隼般锐利的目光落在和珅身上。和珅心中一怵,却依旧保持着脸上的笑容。“和爱卿,朕这身子骨还硬朗着呢,哪有那么容易垮掉。只是这天下之事错综复杂,哪能轻易放下。如今朕心意已决,打算禅位给颙琰,你对此可有什么想法?”乾隆帝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寂静的养心殿内回荡。
和珅心中猛地一惊,心想这禅位之事如此突然,自己之前竟毫无察觉,这对自己的未来意味着什么?但多年的官场历练让他瞬间镇定下来,脸上依旧堆满谄媚的笑容,连忙说道:“皇上圣明啊!这禅位之举,实在是高瞻远瞩,定能让我大清江山如磐石般更加稳固。太子仁孝聪慧,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才情和品德,必能完美地继承皇上的衣钵,带领我大清走向更加昌盛的辉煌之路啊。”
乾隆帝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嗯,颙琰这孩子,朕可是看着他长大的,品性纯良,心地仁厚,确实是个可造之材。不过,这禅位之后,朕虽退居幕后,不再亲理朝政,但有些关乎大清命脉的事,还是要过问的。和爱卿,你跟随朕多年,深得朕心,日后要多辅佐新皇,莫要让朕失望才是。”
“皇上放心,奴才对皇上的忠心,日月可鉴!定当竭尽全力,辅佐新皇,为我大清的千秋万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绝不负皇上的信任!”和珅连忙单膝跪地,言辞恳切地说道。
就在这时,养心殿的殿门被匆匆推开,凛冽的寒风裹挟着寒意呼啸而入,吹得殿内的烛火剧烈摇晃。军机大臣阿桂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