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倒也有些道理。只是,本皇子不知该如何是好。”
和珅见状,心中暗喜,赶忙说道:“四阿哥,以奴才之见,您不妨多结交一些朝中大臣,积攒自己的势力。只要您手中有了足够的力量,这储君之位……”和珅说着,目光中闪过一丝狡黠。
而另一边,王杰、阿桂等人也有些稳不住脚,便找到刘墉商量此事。然而刘墉表示,虽然自己还在军机处任职,但只是个四品小吏,不便参与此事。其实刘墉早就知道乾隆已经内定了皇储之位,为了保密,他只能佯装保持中立的态度。另外,他也深知皇子纷争的危害,心中忧虑不已。
“大人,看您心事重重的样子,可是有什么烦心事?”管家张成走过来,轻声问道。
刘墉叹了口气,说道:“如今皇子们为了皇位争斗不休,长此以往,必将危及国家稳定。我虽想劝说皇上早日明确皇储之人,但又不知道从何处开口。”
张成思索片刻,说道:“大人,皇上一向信任您,您不妨找个合适的时机,直言相谏。说不定皇上会听从您的建议呢。”
刘墉微微点头,说道:“也只能如此了。只是,这朝堂局势复杂,稍有不慎,便可能惹来祸端。”
几日后,早朝之上,刘墉鼓起勇气,出列奏道:“皇上,如今皇子们皆已长大成人,为了朝局稳定,恳请皇上早日明确储君之位。”
乾隆听闻此言,脸色微微一变,沉默片刻后说道:“刘墉,此事朕自有打算,你无需多言。”
刘墉赶忙说道:“皇上,皇子们之间的争斗已经愈演愈烈,若不早言明储君,恐怕会引发更大的乱子。”
乾隆眉头紧皱,心中对皇子们的争斗本就烦闷,此时刘墉又提及此事,让他心中更加不悦。但他深知刘墉一片忠心,也不好过分斥责,只是说道:“朕已说过,此事朕会考虑,还轮不到你提醒,退下吧!”
刘墉无奈,只得退下。他心中明白,想要劝说乾隆早日明确储君,并非易事。而皇子们之间的纷争,也必将愈演愈烈。
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子们之间的争斗愈发激烈。永璜和永璋为了争夺前往江南赈灾的机会,在朝堂上多次发生争执,甚至闹到了乾隆面前。乾隆看着两个儿子如此不顾兄弟情义,心中失望至极。
“你们身为皇子,不思为国家分忧,却为了一点小事争得面红耳赤,成何体统!”乾隆愤怒地呵斥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