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只是影响到AH一带,只是大量灾民涌向江南,而江南富户见机囤积居奇,将粮食都藏了起来,等着卖高价。所以,以儿臣之见,不需要拔款购粮,只需任命一个钦差,父皇赐以专断之权,自可在江南当地筹款赈灾抢修河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嗯...胤?言之有理!”
康熙微笑的点了点头,相对于胤禛的拔款,显然李言的建议更省钱,让人容易接受,刚刚胤禛报上来国库存银不足五十万两,自己就吓了一跳,若是再拔出去一大半,真要再出个事儿,就抓瞎了。
以前没发现,胤?竟然有这样的头脑,这让康熙心里一喜,看着胤?也顺眼多了,心里一动,就问道:“那你认为,这个钦差派谁合适?”
大家一听,心里一沉,看来皇上也不想拔款。这事都不用和大家商量,就在考虑派谁办差了。
这样空着手下江南,那样一个乱摊子,谁能收拾。大灾时期,万一再闹出个民变,自己的前途就全完了。
再说,江南那批人,个个根子通天,都和京里的大人物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筹款!
是那么好筹的吗,搞不好把人都得罪光了。
最惨的是得罪了人,差事还没办好,自己十年寒窗,苦心经营数十年,才能站在这金鸾殿上,这头上的红顶子,可不能丢了。
不是个好差事啊!
这样一想,大家都把脑袋低了下来。
那些阿哥一个二个也不想揽这个苦差使,自己久在京城,养尊处优的,地方上的事情,说着容易,哪儿有那么好办的。
李言当前一步,诚恳的说道:“儿臣今年已二十多了,还从来没有替国家做过事,如今国难当头,若皇阿玛不弃,儿臣愿下江南,为皇阿玛分忧。”
康熙笑着点了点头,不管胤?平时多么不堪,有没有这个能力,在这个时候愿意挺身而出,康熙就很高兴,这说明自己的儿子还是有担当的。
再看看大殿内的群臣和其他皇子,一听说要筹款修堤,一个二个的,都低着个头,一副千万不要挑到我的态度,看着就让人烦。
“你们认为呢?”
太子胤礽一看,大喜过望,这个老十一向跟着老八和自己做对,这次不知道是不是大脑进水了,竟然不知死活的跳了来了。
心里暗道,就凭你的能力,到时候肯定弄得一团糟,老八也会跟着受牵连。于是站出来说道:“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