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的脸,其中一个的嘴角上甚至还挂着瓜子壳。
客人有些踌躇地走到离得较劲且看上去年纪较长的樗柞子面前,“这位大哥,我……我想找个东西。”
樗柞子平日在外同人瞎侃混说久了便养成了话赶话的习惯,他本没有恶意,但下意识就说了句玩笑话:“找啥呀,我们这儿又不是失物招领。”
这玩笑话若是熟人听来也就是笑言一句,但听在问事的人的耳里就成了店家赶人。
眼看人绞着手指,低着头不知所措的样子陈东阳赶忙打起圆场。
“这位先生,请问你要找什么?”
客人依旧很紧张,他从挎包里找出数张照片放到柜台上,“我想找一张黑胶唱片。”
樗柞子一听就乐了,饶有兴致地盯着头戴渔夫帽始终不肯抬头的客人道:“小哥,我们这里也不是音像店啊,你是不是真找错门了?”
客人听他这么说后猛地抬起头来,不高兴地喊:“不,不,不会错的,我知道它在这里,你们快点找找吧!”
陈东阳和樗柞子对视一眼,因对方的这一抬头才终于看清了眼前人的完整相貌。这是一张极其漂亮的脸,如白瓷般银白剔透的肌肤上镶刻着组合完美的五官,盈盈眉眼平添了几分柔弱无害。可就是这样只应天上有,人间几回见的好相貌才令二人立时打起了精神,不敢再加以懈怠。
樗柞子咳嗽一声,收起了露于表面的玩世不恭,他前臂微屈朝人做出一个“请”的姿势,然后便高提脚踵地引着人到里面商谈去了。陈东阳见状也连忙给店门上挂了个“休息中”的牌子,顺手又拿了两小瓶农夫山泉紧随其后。
与做生意用的现代化装潢不同,里面的会客室走的是端庄大气的古风,仿旧时厅堂。但见板壁最上方悬挂有“周樗氏”三字的匾额,正中挂着一幅水墨画,从画面上看是一位身着青色道袍的道人正背身而立于山水之间。水墨画两侧各配有条幅,写着“山中有白云,海上生明月”。再有一方条案、一张方桌,两个太师椅,其下方才是供客使用的座椅和配套的方形椅凳。
客人看着陈东阳熟练往地往价值不菲的盏杯子里倒入农夫山泉,他眨了眨眼,显得非常疑惑。陈东阳因为他的表情有些不好意思,又不能告诉对方店里只余下给普通客人喝的粗制茶叶了,而待贵客用的这几日里全进了他那好师叔的肚皮。
樗柞子却是个十足的厚脸皮。他见状后非但不自省,反倒另辟蹊径地解释说:“古董配国货,况且这水的原产地可是长白山,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