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时了解卫氏朝鲜的山河地理,毕竟漏网之鱼也被他念叨过很久,当初打匈奴之前曹时就想带兵讨伐卫氏朝鲜,只是朝廷里对那个不起眼的小国没有兴趣,再加上卫氏朝鲜王卫蒙重金贿赂时任太尉的田蚡,造成几次廷议讨伐卫氏朝鲜都被按住。
主要的原因是皇帝也被以大局为重的理由说服了,田蚡当初忽悠天子时用马邑之围不宜打草惊蛇,死死封住曹时提出的讨伐卫氏朝鲜,先断匈奴左膀右臂的意图,卫青身为整个事件的亲历者对来龙去脉知之甚详,他会选择在这个时间点打卫氏朝鲜并不意外。
从政治上获得征服卫氏朝鲜的胜利,至少保证北征匈奴不会落得无功而返,从军事上也实现曹时的战略目标,以消灭卫氏朝鲜粉碎匈奴的支持者震慑左右摇摆的漠南部落,既可以讨得天子的欢心又不用担心被怀疑是为曹时做事,毕竟曹时提过的方案没有通过,卫青成功实现是两回事。
曹时并不会感到失望烦恼,攻击卫氏朝鲜的最佳窗口期就只有汉匈战争开战前,一旦开战汉军是无力分出重兵讨伐卫氏朝鲜的,匈奴人也绝不会坐视小号盟友被汉军随意欺负,若以此来分析又能看得出卫青很会找机会,善于从行军治策里总结出更优方案。
今年的北伐其实很困难,特别是天子在誓师大会上玩了一手,用暗中口谕和明里的军令状狠狠的套住卫青,汉军必须取得像样的战绩才有脸面返回长安,否则就算天子不提军令状,几个领军的将领也没脸去邀功请赏,说不定将来还会变成天子敲打、政敌攻击的口实。
北伐军出兵的过程也并不顺利,连绵不断的阴雨天气让突入漠北打匈奴个措手不及的宝贵机会丧失。汉军像迟缓的乌龟陷入漠南草原的烂泥塘里无法动弹半分,面对摆在眼前的种种困难,以及巨大的后勤压力,卫青展现出一名优秀将军所拥有的出色掌控力。
用围猎扫荡草原的野生动物来解决暂时的军粮短缺,紧接着从局势里判断出匈奴人掩藏在草原上耐心等待机会的心思,故布疑阵把主力留在漠南草原。制造处不断出营捕猎维持庞大军粮需求的假象,自己带着三万骑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