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仅仅凭一个家臣的话如何又能把王凌绳之於法?”
\n
\n
司马懿缓缓的言语之中,也是含有担心之意。
\n
\n
“太傅所言不错,但总不能任由王凌起兵谋反,危害大魏社稷吧?”
\n
\n
司空高柔却是比司马懿更担心,他担心的是大魏社稷的安危。
\n
\n
“王凌常年带兵,岂能不知深谋而后动的道理?在没有更多的真凭实据之前,王凌谋反之事不宜张扬,只需以静制动方可,毕竟王凌镇守魏吴边境,若有闪失,则必引起宿敌东吴窥探,不利于我大魏社稷安定。”
\n
\n
司马懿的理由确是肯切。
\n
\n
“太傅,难道太傅真的不怕王凌突然起兵谋反吗?大都督王凌毕竟手握重兵!”
\n
\n
司空高柔紧紧追问司马懿。
\n
\n
“自然怕!”
\n
\n
司马懿却也不掩饰这种惧怕,但面色神情看起来依然甚为平静:“怕虽是怕,但仔细想来,仅仅以王凌、令狐愚所掌之兵有何实力对抗我大魏兵马?更何况现在令狐愚已是暴毙,以王凌一只孤掌,如何又能掀的起波浪?无非以卵击石而已。”
\n
\n
司马懿却是轻描淡写:“早做防范,以静制动是为上策!”
\n
\n
八个字,便就把王凌谋反之事处置完毕:“高司空,此事就当不曾发生,只需静观其变便可。至于令狐愚心腹家臣杨康则暂时于司空府中软禁,对外只说留府重用便是。”
\n
\n
司空高柔听完,虽仍有担心之色,但又见司马懿如此平静,也就只好应了司马懿,依司马懿之策行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