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神色转为默默,对着海风负手于后,深深的吐了一口气后,有了就这事和镇南王讨论的心情。
“朝廷的规矩是开国时制订,可边城却等不得这些规矩全让满足。梁山王府的手段,一代笼络郡王打压国公,下一代又笼络国公牵制郡王,只要他们守得边城好,太上皇和朕都没有继续盘查之意。几代下来,国公府倒下,郡王府倒下,细究起来,就拿辅国公府来说,自家儿子不争气,要是有机会,能把忠毅侯这外甥也险些打杀,这不能怪梁山老王笼络郡王打压国公所致,这是国公府树大根深生出蛀虫。以此来推,钱国公也是这样,别的国公府也相差不远。至于郡王们,”
皇帝眸中有恨意一闪:“定边郡王勾结福王,这不是针对梁山王的不满,倒是对太上皇和朕的不满。”
又一声低叹:“江左郡王战死,儿子走失在前,不曾回归,就又死在东安郡王手下,这与梁山老王也无关,这是霍君弈失了防范,东安郡王太过贪婪。”
又浮现怅然:“延宁郡王战死后,麾下由江强把持,这是江强为人聪明,延宁郡王后代纨绔所致,”
镇南王连连点头,他有儿子他有过这样的担心。元皓在四岁以前,在太上皇和太后的疼爱之下,镇南王暗暗忧心过。
他打算元皓入学后好好教导,但还没有完善,元皓随忠毅侯出京。
根据老王的信件来看,初到海边的时候,为赶海还是顽劣孩子。忠毅侯看不下去,嫌外甥拖后腿,设计把他一通教训,不久后韩正经又赶到,两个孩子比功课比学功夫,元皓一里一里变成能赈灾能捐银能开铺子的胖队长。
镇南王府对韩正经另眼看待,与老王信中的描述不无关系。对好孩子另眼看待,与元皓的成长不无关系。
生下纨绔子弟,就如延宁郡王一样,后代子孙让江强一锅儿端,他表面上还假装用心追找小郡王,贿赂上又足,把京里一瞒这些年。
皇帝说这些话还算论边城及梁山王府的功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