艹!
辣眼睛!
陈舟忽然有点想顾正歌了。
“嚏!”
正和一群小哥小君做针线活的顾正歌,用手帕捂鼻,打了个小小的喷嚏。
他对面一位身材纤细,年龄不大的小哥关心问道:
“没事吧?是不是热着了?”
快七月份,天气已经很热了,稍不注意就会被热出暑病来。
每年七八月份都是死人高峰期,有的中了暑没人管热死,有的下河去不小心淹死,有的被带毒的蚊虫咬死,比冬天还难熬。
顾正歌刚打算说自己没事,就听另一位小君笑着道:
“热着哪有打喷嚏的,这明明被人念叨呢!”
他几乎瞬间想起陈舟来,有些紧张,板着脸道:
“别乱说,你那香袋绣的怎么样了?”
“还行,这花样好看,不知道能不能多卖一文。”
天热蚊虫多,尤其是黑底白花的大蚊子,毒性强动作还敏捷,往身上一沾就是一个大包,痒的要人命,非得挠破它才算。
挠破也不解气,变得又疼又痒,难受的很。
家里还好,能烧干艾草驱蚊,可出去的时候就不行了,只能带装了驱虫草的香袋。
一般农户带的香袋,都是没有绣花的,用破麻布缝个小口袋,放进艾叶菖蒲丁香等,用绳子拴起来挂腰上也就差不多了。
有的人家稍微有些钱,就想追求点不一样,于是绣香袋也就成了小哥们攒私房的机会。
一进五月,下乡的货郎或者乡里大集上,就有收绣花香袋,倒卖到县城赚钱的市侩。
一个稍微复杂点的香袋,比如占满整个布面的,红花绿叶黄芯的花朵,三文钱,红嘴白毛绿颈的鸳鸯,两文钱,鸳鸯配花也就五文钱。
稍微简单点的,只有几个花瓣的小花,才一文钱,人家还不愿收。
样子或走线不好的,更是直接不要。
说实在的,赚不了多少。
一个手快的小哥,什么都不干的情况下,绣个两面的鸳鸯配花也得一天半,晚上紧紧手也得一整天。
可除了家里孩子多的,谁家小哥没有别的活干?不得不收拾屋子打扫院子喂鸡喂鸭做饭烧水?
而且收香袋也就那几个月,五月开始,到了八月就没什么人要了。
不过好处是,小哥绣东西卖的钱,一般会给他们自己留着,这几乎是村子里约定俗成的规矩,只要不是太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