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伙儿来到洞窟前面,开始分散开来游玩。李智云转了一圈后发现,这些洞窟大多是中心柱型,也有五柱型和覆斗形顶的。他知道,中心柱窟是早期石窟的典型代表,塔柱分层开龛造像,既可供礼拜,亦可修行。窟内壁画琳琅满目,云纹青龙、驮经大象、猛虎花卉等图案栩栩如生,色彩艳丽,线条流畅,汉藏文经文交织其间,将佛教象征与自然意象完美融合。
\n
\n
李智云驻足于大佛脚下,静静凝望,心中涌起一股跨越时空的震撼与宁静。他之前查过资料,知道天梯山石窟开凿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由北凉王沮渠蒙逊召集高僧昙曜及工匠开凿而成,是佛教艺术自西域传入中原的关键节点。其造像风格融合印度犍陀罗艺术与中原审美,为后世石窟艺术提供了范本。此窟不仅是古代工匠匠心与信仰的结晶,更是丝绸之路上文明交融的活化石。
\n
\n
众人玩了一个多时辰后,便顺着山道回到山脚下,解开了马缰绳,牵着马走过了木桥。李智云停下脚步,转过身仰望石窟,微笑着说:“我想起了一首诗,念给你们听好吗?”英姑一听,连忙拍手叫好,蔡虎则催促他快念。
\n
\n
李智云清了清嗓子,摇头晃脑地吟诵起来:
\n
\n
《天梯山谒佛》
\n
\n
悬梯百丈凿云空【1】,法相垂眸万壑风。
\n
\n
窟冷曾栖凉国月,壁昏犹锁雪山鸿【2】。
\n
\n
一川黄水浮经去,几杵梵呗隔世逢。
\n
\n
莫问残龛谁斧钺,千年色相转头同【3】。
\n
\n
张正虽然是名武官,但对吟诗作赋颇感兴趣。他称赞道:“王爷,你这首诗写得真不错!”李智云笑着摇头道:“这可不是我写的。”张正一听,意外地:“那是谁写的?”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