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南乾皇朝,身为国师的杨望山固然独揽朝政,可对于那位仅仅九岁的小皇帝,仍是尊崇之至。
\n
\n
与众地仙商议完过后,他来到小皇帝的寝宫中,跪在地上禀报着一切事宜,没有半点私藏。
\n
\n
南乾吴太后正在领着小皇帝读书写字。
\n
\n
看向杨望山时,凤眸轻抬。
\n
\n
“杨国师,哀家已经说过,军国大事你一人决断即可,不必事事都与我这孤儿寡母禀报,哀家与陛下都相信你。”
\n
\n
杨望山恭敬道:“圣朝以孝以法治天下,臣子若遇事不禀报君父,那便是不忠不孝,也有违律法体制。”
\n
\n
类似的话,吴太后听过很多遍,她只得细细记在心里,让小皇帝心里有个数。
\n
\n
这个九岁的小皇帝还算睿智,说出的话也是一套一套的。
\n
\n
“杨爱卿公忠体国,我大乾得此臣子,乃先祖积累功德,可战场之事瞬息万变,若不能及时决断,影响的则是前线将士的性命,杨爱卿以后就先行决断,事后再来报奏。”
\n
\n
杨望山闻言,不禁满眼欣慰。
\n
\n
半年前,先帝寿终正寝,登仙而去,其膝下只有这个九岁幼子,托付自己好生辅佐。
\n
\n
也仅仅半年时间,幼君便可明断是非。
\n
\n
若是大乾能够渡过此次兵锋之劫,将来又是一代明君,可自己难免得背上主少国疑的猜忌之名,但起码要比东玄皇朝那边好的多。
\n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