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蜀军的应对,萧砚早已给长安下了命令,言由杨师厚领长安佑国军直接移驻武功县威慑岐蜀,为后续大军做好遮掩。
其后萧砚又毫不犹豫的让华州感化军提潼关主力出关西进,没有半点犹豫不决的作态,就是打着雷霆万钧一举扫荡深入岐地这号称十五万蜀军的主意。
至于同州匡国军,萧砚并没有动用,只是对其节度使以虚职加封,备以后用。
荡清蜀军这件事是萧砚唯一的目的,是用来震慑南面诸侯乃至天下的关键,只有把蜀国打疼了,他才可以真正腾出手来和袁天罡、李克用掰手腕,这种事越拖越糜烂,萧砚要做的就是速战速决。
但恰恰就是这个节骨眼,前面传来线报,华州感化军倒是老老实实西出潼关入驻渭南,而长安佑国军却没有动弹。
“下官郑钰,见过诸位上官、将军。”
一文士捧着奏报从椅子上起身,先给厅众人叉手一礼,然后才面对上首萧砚念道:“杨太尉上书言,岐蜀争锋正烈,我军当静观其变,坐收其利。如此局面,宜静不宜动,若佑国军出长安,恐会打草惊蛇,以致岐蜀罢兵休战。”
郑钰念完后,观察了下萧砚平淡的神色,便在踌躇片刻后,对左右道:“上将军召群臣来见,不知诸位可有说法?”
能入这厅的人,不是天策府成员就是朝中说得上话的人,例如敬翔、张全义便位列其中,贺瑰、牛存节等禁军大将亦在同列。
牛存节这些将领自不会表态,萧砚看似势大,拥兵十万,但真正的根底无非是定霸都和归德军而已,侍卫亲军和禁军在有钱有权的情况下还不一定站在哪一边,而正是有定霸都和归德军拱卫萧砚控制禁军诸部,他们这些大将才不敢轻举妄动,也让各路军头不得不老老实实的观望形势。
可若是杨师厚存了心表面顺服而处处掣肘萧砚的话,使得萧砚不得放开手脚荡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