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衡他的力量,他必然会由此坐大。”
“一旦沙钵略再度统一突厥各部,势力膨胀,日后难保不会对大隋北疆再起觊觎之心。”
“贫僧听闻沙钵略的可敦宇文氏,是北周宗室女,与大隋有血仇,一旦沙钵略强大起来,身边有可敦宇文氏的挑唆,战火重燃,生灵涂炭,就在眼前。”
惠琳垂头,道:“王爷,您留着达头,利大于弊,有达头在西域制衡沙钵略,大隋北疆才不会有边患之忧。”
杨林微微抬眸,道:“本王还当大师是为了什么事,不惜夜入军营,原来是来给达头做说客的。”
惠琳一脸坦然,道:“王爷明鉴,贫僧虽是应达头可汗所求而来,但刚才所言,皆是贫僧肺腑之言。”
“贫僧并非谁和谁的说客,只是不愿见黎庶遭劫,胡汉蒙难,故而代达头可汗向王爷祈和。”
“哈哈哈!”
杨林仰头大笑,笑声中带着几分冷意,在营帐内回荡。
“大师,你这话说得轻巧,朝廷耗费无数钱粮,征调十数万大军,北上敕勒,可不是游山玩水的。”
“一句祈和,就想本王退兵,大师想的太简单了。”
杨林知道惠琳,与大隋的渊源很深,是杨坚前世僧稠禅师的弟子,但一入轮回,前尘尽逝,杨坚虽是僧稠禅师转世,却没有僧稠慈悲心。
莫说惠琳只是僧稠的弟子,就是僧稠的血脉至亲,杨林也不可能因其一言而退兵。
便是杨坚在此,也不会顾念前世那点师徒情分。
杨林目光冰冷,在烛火映照下透着凛凛寒意,直逼惠琳,道:“大师,朝廷耗费了诸多的人力、物力至此,若只因几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