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将这支部落军给吞了下来。
厄罗带领的十八护法个个如阴冷的杀戮机器,他们惯于骑战,更习惯于团战,吐蕃王族的伏魔金刚禁卫军的威名,西域诸部落又岂有不闻之理,这些部落军本就是散兵游勇,希望能够依附贺鲁的十姓部落,侵扰唐境以获利,见得状若鬼神的伏魔军,顿时吓得阵形大乱,哪里还有一战之力!
徐真将这部落的俘虏念珠一般绑起来,拖在战象团的后面,伏魔军与使节护军的战马上全部都是血淋淋的人头,旗帜和枪矛之上同样穿刺着敌首,在雨幕之中凯旋而归,如同刚刚在冥府四处杀戮,从地底爬出来的幽冥军团一般!
那些将徐真视为徒有虚名软蛋的府兵们,见得这一支得胜而归的军马,心头震撼到了极点,他们的目光落在那传闻之中的金甲白象王的身上,落在象背之上那名红甲长刀的镇军大将军身上,他们终于明白徐真为何能够在短短数年之间,攀爬到军人武将的最巅峰了。
先前或许还有人觉得徐真之所以能够上位,完全是凭借装神弄鬼的伎俩,然而现在他们深刻地体会,徐真所得,无半分不是他用命用智用力拼搏而得。
或有人觉得徐真是走了狗屎运,得到了二李和李二的垂青,这才声名鹊起,然而无论是李靖李勣,亦或是太宗文皇帝,若徐真无过人之处,自己又不努力,又如何入得这些人的法眼?
徐真的这些宿命中的贵人,哪一个不是眼高于顶,阅人无数之辈?他们能够看得上徐真,而没有看上其他人,难道还不足以说明问题?
能够成为镇军大将军、上柱国,奉密诏顾命辅佐新君之人,又岂是简单之辈,然而到了徐真的身上,就引发诸多疑惑和猜忌,何也?
乃因徐真实在太过年轻则已。
这些人早已听说过徐真的事迹,虽然徐真出使吐蕃,渐渐淡出了大唐人民的视野,然而他的名字和事迹仍旧在流传。
而到了后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