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弘义还在假装茫然无知,徐真却已然拂袖而去,虽未明言,然则已经算是彻底撕破脸了。
徐真并非不恼怒,而是时间紧迫,如今他需要加固金满的城防,若这座庭州治所的大城再被攻破,那可就是他的责任了,他哪里还有心思跟骆弘义玩躲猫猫?
骆弘义在庭州经营了这么多年,若论地方治理,确实算是一把好手,这两年有崔氏的暗中扶持,大力发展与西域的往来商贸,庭州民众更是多有富足,然则也正因为他专注于文治,却忽略了庭州军的发展。
在偏远贫瘠之地,能够进入府军之中充当府兵,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三季屯田,一季练兵,家里能够免除赋税杂役,这等条件,从军之人自是心甘情愿。
然而庭州发展经贸之后,许多人都看到了行商的好处,纷纷加入了跑商的队伍,甚至于一些摊派的兵役,都有人敢巧妙逃避,或冒名顶替,或犯下一些小罪,躲过兵役,而后加入边境跑商的行列。
这就造成了庭州守军的军事素质下滑极其严重,虽然仍旧有一万多的人数,可其中精锐却不如其他州府,听闻西突厥狼兵来势汹汹,势如破竹,连下两县,守军们开始军心动摇,士气极为低落。
“若再如此低迷下去,估计贺鲁的大军一压境,庭州就要不攻自破,兵败如山倒啊…”徐真也是忧心忡忡,得到二李真传,又参加过数次大战役的他,又岂会不知军心可用之道?
兵书上扭转军心,积攒士气的谋略有很多,徐真得了李勣的《阴符机》之后,也不敢坐拥宝山而不知用,每有空闲必苦心研读,如今之时势,正好用来验证兵法!
骆弘义自觉已经跟徐真撕破了脸皮,只能投于崔氏的门下,死心塌地与徐真为敌,当即吩咐亲信暗中授意,拒不配合徐真的工作。
大敌当前还要私底下搞小动作,这种事情绝非一方刺史所能做出来的,特别是骆弘义这样的老刺史,为政一方多年,到底对这方土地有着感情。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