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样子推到伙计跟前:“绣工差不多,比的就是画样子谁好看——你看看,看看有什么名堂?”
伙计眯着眼瞅,挠挠头:“看不出,是觉得比旁人的鲜亮。”
老掌柜埋头摇摇头,声音拖长:“不是鲜亮,是灵气——看绣的这个小牧童,看这儿,藏在这儿的。看见没?”
伙计脖子伸长。
老掌柜敲敲柜台,道:“这绣样叫农耕,主角是前头的稻,牧童小得跟拇指壳儿似的,别家的可不这么绣,隐隐约约能看出个牧童戴的帽子就不错了。——她家牧童是活的!就站在河边打水漂,这儿,还有这儿,看到这几朵白靛靛的打起来的水了吗?”
整个画面瞬间动起来了。
这绣样跟画儿似的,不,不,就像真的一样!
伙计“噢”了一声,
老掌柜把绣样子仔仔细细收起来:这镇上的人眼孔小,不识货,苏州府和松江府城里的贵人却是有眼界的。
十文钱?
老掌柜在心里哂笑。
上个月,苏州府一家骨董画坊出了十八文一幅,把这对母女的团扇绣样买了个干净!
出了沈记,邱二娘才憋不住发问:“你几时托陈记进县城打听啦?”
藤筐要留着装肉,贺山月将剪刀和火折子拿布包起来贴身放着。
“我没托陈记问,陈记给不了沈记的价,没必要做白工。”贺山月边走边看,目光从摊子上一一梭过,最后在人摊上锁定了枯草小菜头的身影。
“那你怎晓得县城一个扇面十文钱?”邱二娘蹙眉。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