惑时,常常会忘记自己的本来面目,使得道心蒙尘,本性难寻。
\n
\n
“晚辈谨记。”
\n
\n
李慕玄一脸认真。
\n
\n
他明白洞山先生想要表达的意思,大致就是让他别做使自己后悔的事。
\n
\n
哪怕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n
\n
比如说欺负弱小无辜之人。
\n
\n
论性质。
\n
\n
虽然这算不上十恶不赦,但当多年后良心发现时,必然会心怀愧疚。
\n
\n
当然,如果一个人在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后,还能一辈子不后悔、不内疚、不迷茫,打心底里认为自己做的对。
\n
\n
某种程度来讲这也是道。
\n
\n
因为道本身并不分好坏善恶,只在于你看待事物的角度。
\n
\n
但这就不得不提另一个字。
\n
\n
德。
\n
\n
道可以千变万化,没有好坏、善恶、上下之分。
\n
\n
德却可以有。
\n
\n
德。
\n
\n
乃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法律和世俗礼法都在其中。
\n
\n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德,一个人要是违背了德,轻则被世人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