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那就按照原计划行事。你立刻回边关,调集可靠人手。记住,要小心行事,不可打草惊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
杨业领命而去。太后又对老孙说:"你带华安立刻启程去汴京,与小周会合。记住,无论如何,都要先取得金匮室的那部分天书。"
"那娘娘您呢?"老孙担心地问。
"我也要走了,"太后望向窗外,"是时候去会会一个老朋友了。"
"老朋友?"
"李煜,"太后轻声说,"他现在被囚禁在汴京城外的别院里。二十年前,我们就约定过,总有一天要完成这件事。"
她从怀中取出一个锦囊:"这里面是解读天书的关键。当年那位老御医临终前告诉我,天书不仅记载着帝王命数,更藏着一个惊天的秘密。"
"什么秘密?"
"一个关于大宋气运的秘密,"太后的声音突然变得神秘,"你可知道,为何大宋立国以来,总是内忧外患,难得安宁?"
不等老孙回答,她继续说:"因为建国之初,就埋下了一个隐患。而解开这个隐患的方法,就藏在天书之中。"
"所以李煜他......"
"不错,"太后叹息,"他投降的真正原因,是为了帮我们找到天书。可惜,事情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事实上,"太后从案几上取出一幅地图,"大宋立国之初,曾经请过一位异人堪舆国运。那异人说,大宋气数未全,根基不稳。"
她指着地图上几个特殊标记:"你看这些位置,分别是太医署、御膳房、太史局、钟鼓司,它们的方位恰好组成一个\'困\'字。"
老孙倒吸一口冷气:"这是......"
"没错,这就是大宋的命门所在。"太后的声音低沉,"那异人说,要破这个\'困\'局,必须在特定的时辰,同时打开四处密室中的机关。"
她停顿片刻,又道:"而天书,就记载着破解之法。"
"可是娘娘,"老孙想到一个关键问题,"为什么要等到现在?这些年......"
"因为天时未到,"太后打断他,"那异人留下预言:唯有在南唐覆灭、金匮玉函重现之时,才是破解良机。如今李煜被困,正是天意使然。"
就在这时,华安突然想到什么:"所以当年在谢府密室找到的那些文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